文/玖六
每次一提到要努力,要付出,要加班工作,很多人就會覺得又要搞垮身體的節奏。這也不舒服那也不舒服,好像立刻就會得很多病一樣。
這其實是一種事前綜合癥。我們總是習慣于做事情之前給自己設限很多,想很多,不僅考慮到事情發生之前還考慮到事情發生之后,所謂的這件事情我已經在大腦里面做過了的錯覺,跟現在微信上流行的一種消息回復一樣,有一種消息回復叫做我已經在腦子里潛意識的幫你回復過了,所以你懂得接下來我的態度和聊天套路了。
其實現在人是蠻惜命的,包括我自己也是一樣。某天突然在哪里看到或者聽到熬夜會猝死會加速衰老,會長期臉色不好,會精神萎靡等等一系列的不良癥狀出現,當每次熬夜的時候就會想到這些可怕的后遺癥,手機在好玩,我也得要命啊!沒命了我還怎么去熬夜,怎么去玩手機。
但是聽到那些為了工作廢寢忘食的人,看到那些為了生活萬般不易的時候,就會想到自己連熬夜學點東西都做不到,還談什么夢想和高收入,瞬間矯情碎成了渣渣,但通常是看雞湯勵志文一小時,付出行動三分鐘熱情。算了,那么拼干嘛,多注意身體,現在亞健康多嚴重啊!生病了去醫院看病的錢還不如保養好身體來的痛快!
話是這樣沒錯,理是這個理人人都懂,每個人選擇生活的方式不一樣,我們沒必要去學習別人你學不來的東西,也不要在別人沉淀付出得到輝煌的時候的模樣,想著我當初如果這樣我比他更棒,更厲害!歸根結底,你沒有人家厲害的原因就是你沒有人家肯吃的了這份苦,受得了這份罪,人家有吃苦耐勞的品性,但你不行,你沒有,你天生嬌貴,滿身公主病卻沒有公主命!
現在不管你去哪面試也好,聽別人聊天談創業也好。他們如果有意向留下你,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們這個行業很公平,錢也很好賺,只要你努力,只要你肯吃苦,踏實認真,你絕對可以月入多少多少。這大餅畫的多好啊,我們都認為自己是能吃苦的哪一個,這年頭,誰還不能吃點苦了,在苦在累我都抗的下來,為了得到這份工作,我必須能吃苦啊。
然后人事招聘者會給你講個故事,我們曾經有個實習生或者同事跟你一樣,來公司多久多久就拿到了多少工資,或者多久多久就升職加薪。當然,他個人真的很努力,不懂就問 ,每天都積極主動不管外面風吹日曬以及客戶如何刁難都努力的去跟客戶溝通,去纏客戶,如何加班到凌晨,如何為公司出力,如何做業績,等等。說完你很羨慕,你覺得他是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你覺得我也可以,甚至比他更優秀,但入職工作了一段時間才發現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像他一樣,他可能屬于極品吧,很少有人能超越,你覺得自己也付出行動了,也很努力,很努力的加班 ,很努力的搞客戶,很努力的熬夜做規劃,可是結果卻不盡人意,有時候心里真的蠻累的,叫苦不迭,覺得在這樣下午就要崩潰了,要窒息了,好累好累,不想在努力了,還是得過且過保命吧!
過勞死在目前來說真的很少,但有是有,掰著手指頭都能算的出來的人物傳奇。他們的事跡也造就了現在年輕人稍微一努力就覺得自己要死了,要被工作和生活搞死了,這種負能量的消極的心態充斥著整個靈魂,時不時還傳染給身邊的朋友,說是一種減壓的方式。
可實際上回過頭自己想想,好像也沒干什么啊,好像也沒有干很多的事情,也沒有特別拼命,也沒有把自己搞得像傳奇人物那樣令人肅然起敬。
稍微加兩天班發條朋友圈,給人錯覺天天加班,搞得可忙,可努力為工作,為生活。
跑兩天步,就覺得自己又跟懶惰的自己戰勝了,好像身材會立馬變瘦一樣。
早起早睡兩天,好像自己一下子變自律了一樣,整個人都是熠熠發光的,自律者才能自由,終于自由了一回。
看似很努力,其實都是做給別人看的,都是一種變相的自欺欺人,都是一種發給朋友圈讓別人羨慕自己心虛的生活方式和假象努力,當別人給你說注意身體別那么拼,照顧好自己,錢是賺不完的,好了,有把標準降低了很多,別人都這么說了,我得繞過我自己,好好愛自己,愛自己別人才會愛我,嗯是的,看會電視刷會抖音放松一下吧!萬一真的過勞死了呢?豈不是很虧,錢也沒賺到,身體也沒照顧好,別那么努力了,不值得。
其實這就是我們平常努力的心理,也就是這樣的努力程度才導致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