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并不算完整的問卷類產品從0設計的過程,是我的練習作品,定有不足之處,歡迎指教交流。
背景假設:
市面上的問卷收集產品都很復雜,要么都很不友好,要么就是很丑(^_^),你老板覺得這里面有很大的機會,那么,現在想要做一個問卷收集的產品,給你幾個要求
要簡單:功能要輕,不要太復雜要好用:體驗要好要酷:要好用,方便三端能用:PC、移動、微信
目錄
一、 產品分析
二、 競品分析
2.1 問卷網(PC端)
2.2 樂問卷(小程序)
2.3 騰訊問卷(微信公眾號)
2.4 總結
2.5 附:競品題型統計
三、 典型用戶故事
四、 用戶分析
用戶反饋
統計分析
總結
五、 需求分析
需求篩選&KANO分類
優先級排序
總結
六、 PRD
一、 產品分析
可能功能預想:
發布分享渠道:鏈接、二維碼、第三方接口
適宜的發布時間:立即發布、定時發布
適宜的目標群體渠道:自己發布、選擇提供的渠道
選擇愿意填寫的用戶:邀約話術、收藏后按個人時間答題
二、 競品分析
2.1 問卷網(PC端)
PC端百度指數最高的調查問卷類產品,移動端web版開發投入少、體驗差。
用戶、場景、需求
用戶關系圖
從業務流程可以看出,這款產品在問卷創建、編輯,查看報表方面,功能非常完善。
關鍵頁面
創建問卷頁,提供了非常豐富的創建選擇,并對該問卷加入類別選擇,方便其他用戶在模板庫中查找索引。
具有非常豐富完善的問卷編輯功能,而且用戶體驗較好。
收集設置和分享方式也很完善。
數據報表功能完善,體驗良好。
問卷填寫頁面。
主要功能架構
總結
問卷網在PC端的功能已相當完善,用戶體驗也很好。
2.2 樂問卷(小程序)
用戶、場景、需求
相比問卷網,樂問卷增加了分享渠道、被回答效率。同時調查者通過回答別人已發布的問卷,可以快速查看已統計的結果數據;參考別人的問卷反饋數據,優化自己的問卷。
為答題者提供了一個專有的問卷聚集區域,提高了問卷獲得效率。
用戶關系圖
優點:通過業務流程可以看出,基本功能較為完善,創建問卷后通過設置淘卷分享,增加了問卷的曝光度和回答效率,可被本站用戶回答問卷。
可以在淘卷查看他人開放的問卷的數據統計結果,作為優化自身問卷素材,或直接使用數據做報表依據。
缺點:在整理上圖流程的時候非常痛苦,因為如果不是理智告訴我這么個操作順訊是通暢的話,單憑用戶看到的交互頁面,大多數人的操作可能會產出完全不一樣的流程,流程并不是單向清晰的,細節流程和交互頁面做的太糟糕,很容易讓用戶懵逼用不明白,無法按通暢的流程走下去。
關鍵頁面
優點:答題頁體驗好,淘卷功能創新。
缺點:UI五顏六色,不同場景眾多按鈕堆在一起,雜亂,迷惑,容易誤導用戶操作流程混亂。
主要功能架構
優點:功能較全。
缺點:很多功能重復在各模塊展示,不是很清晰。
產品表現
淘卷的問卷數32*6=192個,考慮到顯示規則可能并未展示全部的淘卷問卷,192個用戶體驗較好,說明用戶參與度還是不錯的,愿意將自己的問卷分享到淘卷。
閱讀數100-500的問卷約占1/5,總瀏覽數約為250*200=50000,若此為幾日內的瀏覽量,還是比較不錯的,說明其他用戶對淘卷分享的問卷的瀏覽意愿較好。
點贊數基本都在個位數,為0的約占一半,該功能存在性有待商榷。
答題數在100以上的約占1/10,20以上的占3/10,各位數占6/10,復制數基本為0。可以看出優質問卷與菜鳥問卷各占半壁江山,菜鳥有教育引導空間。非常優質的問卷,答題者也很愿意回答,加上非共享到淘卷的問卷,答卷人數總數較好,有一步提高的空間。
紅包數僅有6個,說明紅包不是答卷產品的核心需求,答題者是否愿意答題對有無紅包影響不大。
版本迭代
總結
優點:功能較為完善。
創新的淘卷功能,可以將問卷在應用內公開展示,增加了問卷的曝光度和被回答效率。同時調查者通過回答別人已發布的問卷,可以快速查看已統計的結果數據;參考別人的問卷反饋數據,優化自己的問卷。
形成了一個小的交流平臺環境,將調查者與答題者在平臺內聯系起來。提高了用戶的活躍度,數據表現也較好。
缺點:UI五顏六色,沒有統一規范,交互按鈕順序混亂,容易讓用戶迷惑,操作流程混亂。架構上一些功能重復展示,比較混亂不清晰。通過產品表現可見,部分功能存在價值有待商榷,過多的無用功能也將增加用戶的選擇、瀏覽成本。產品后期功能堆砌嚴重,缺少優化。
思考:參考淘卷模塊,是否在問卷的曝光上有更多的分享方式,比如提高用戶自傳播率。
2.3 騰訊問卷(微信公眾號)
新榜指數最靠前的問卷類微信公眾號。
清爽簡潔的產品設計,在用戶場景需求、用戶關系系圖上,與問卷網一致。
關鍵頁面
功能架構
可以看出,功能簡單,只包含基本的功能,復雜的功能需要在騰訊問卷PC端操作完成。
總結
優點:功能簡潔清爽。在交互上有一定創新,比如問卷編輯頁,將題目排序這些不是很常用的功能做成了拖動,左滑的操作,使頁面更加簡潔,突出重點。但是同時也增加了不熟悉的用戶的認知門檻。
得益于騰訊的品牌口碑和流量,它成為了新榜指數最靠前的問卷類微信公眾號。
缺點:功能不夠全面,如統計數據只能看到百分比餅圖,不能看到或導出詳細數據等。可以看出騰訊問卷還是以PC為主,公眾號作為輕量級產品,開發投入并不大。
部分交互不友好,如鍵盤彈窗擋住輸入框。流程上也受限于開發投入,難免部分流程體驗不佳,如分享流程。
2.4 總結
問卷調查類產品,在PC端有問卷網、騰訊問卷、百度問卷、問卷星,功能豐富完善,體驗良好。
在移動端,騰訊問卷、問卷網、問卷星在微信公眾號開發了web版本,但是都是閹割版,功能、流程、交互、體驗并不健全良好。
小程序,樂問卷、趣問卷,功能較完善,表現較好。但是在流程、交互、體驗上還有很大的優化空間。
綜上所述,布局移動端,深挖用戶需求,優化完善功能流程交互體驗,是新的問卷調研類產品的機會點。
2.5 附:競品題型統計
三、 典型用戶故事
小莉是一個活動策劃,經常在外組織活動,很少在室內辦公,現在要策劃組織一個新的活動,打算做調查問卷,收集數據。她用手機打開了微信小程序“樂問卷”,創建、編輯了一個問卷,分享到了他的用戶群里,準備收集2天,收集到足夠的數據,查看統計數據報表,制定活動方案。
四、 用戶分析
用戶反饋
統計分析
總結
通過統計分析,可以看出用戶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問卷編輯、統計報表、收集分析上。
其中統計報表類的需求最為強烈,數據導出、查看詳細數據、統計優化是需求數排序前4的問題。
另外對于收集設置中的限制答題者一人只能答題一次,需求迫切。
五、 需求分析
就以上產品分析、競品分析、用戶反饋發現的需求進行分析。
需求篩選&KANO分類
重要性:基本型>期望型>興奮型。
優先級排序
基礎型需求優先級最高,故以下不參與優先級排序。
總結
用戶:這個產品的第一批核心用戶是將移動端,需要簡單流暢體驗、關鍵功能齊全,滿足了其他移動端產品沒滿足的1-3個用戶最關心的需求的人。
場景:不常在電腦旁,需要用移動端的場景。
根據以上分析,需求優先級及版本排列如下,先左縱列,再右縱列:
問題:該產品解決了移動端用戶在其他產品上復雜不好用,不友好體驗差,功能不夠用等問題。
對比:該產品前兩個版本解決了騰訊問卷沒有解決的、用戶反映強烈的,答題通知、生成二維碼、問卷復制、關聯公眾號、統計結果查看權限管理、統計數據導出等問題,同時又兼具其移動端版本所有功能。流程和用戶體驗上也遠強于樂問卷。
六、 PRD
1 概述
1.1 產品概述及目標
最好用的問卷調查移動端產品,答題PC、移動、微信三端可用。包含用戶最需要的關鍵功能,完善數據統計及導出功能。同時流程簡潔,使用方便,交互友好。
目標成為移動端最好用、使用人數最多、活躍留存最高的問卷產品。
1.1.1 背景介紹
市面上的問卷收集產品都很復雜,要么都很不友好,要么就是很丑(^_^),老板覺得這里面有很大的機會,想要做一個問卷收集的產品,給了幾個要求:
要簡單:功能要輕,不要太復雜
要好用:體驗要好
要酷:要好用,方便
三端能用:PC、移動、微信
PC端問卷網、騰訊問卷等產品深耕多年,功能完善,體驗良好,產品眾多。而在移動端,各家投入力度都不大,出現產品功能不夠用,體驗不佳等問題。專做移動端的問卷產品,如樂問卷趣問卷等,都涉足不久,且實力較弱,產品功能雖比騰訊問卷等產品全一些,但是流程、交互、體驗非常之爛。
1.1.2 產品目的
基于移動端這個機會點,利用微信小程序便捷快速等優點,做最好用的移動端問卷產品。
1.2 文檔閱讀對象
公司內產品、運營、開發、測試、設計、客服、運維人員。
2 需求目的及功能列表
2.1 需求目的
基于微信小程序,優先實現問卷調研產品基本功能,基本包含騰訊問卷移動端產品所有功能,以及眾多移動端產品欠缺的、用戶需求迫切的數據統計顯示、導出功能。
2.2 功能列表及版本計劃
3 產品流程
3.1 用戶關系
3.2 核心流程
3.3 業務流程圖
3.4 功能架構圖
3.5 頁面流程圖
4 功能詳細描述
4.1 交互設計圖
4.2 原型圖
限于時間精力,沒有做頁面錯誤提示、PC端答題相關頁面、后臺功能。
小程序的默認首頁是“2 問卷管理頁”,當用戶問卷列表問空時,首頁默認為“1 問卷編輯”頁。
5 考核指標
限于時間關系,其他內容待日后補充..或者大家有什么想看的,可以留言,我來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