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買買買,這可是大多數女孩子的專利啊!總是有聊不完的話題啊。
前天還在買買買呢,昨天班班上課,我剛爬完樓,發現我的讀后感被班班表揚了呢!(表示開心)
現在開始#買買買的正確姿勢#
作為經常買買買的我,非常理解大家控制不住自己買買買雙手的洪荒之力。
曾幾何時,我也是這樣的,就是各種手機逛時尚app ,然后愉快的去淘寶買買買
最后衣柜被塞的滿滿當當的,第二天早上依舊覺得自己今天不知道該穿什么,然后接著去買買買。
這是一種惡性循環的怪圈。大多數女孩子都在這個怪圈里,控制不住自己的洪荒之力。教教大家:
一,購買時只考慮感情因素,而沒有進行量化思維。P注意,這里是一個重點,【量化思維】。
這是大部分美少女們和美媽們缺少的思維方式,然而這卻是理財學習當中的一個難點及重點。其實買衣服跟投資在不少地方還挺有相同之處的。
在很多女生心里,投資跟天體物理,宇宙黑洞,薛定諤的貓,泡利不相容原理一樣冷艷高貴,是另一個次元的東西。不過我猜沒有一個女生不會買衣服,所以用買衣服來解釋投資道理
恐怕大家就覺得薛定諤的貓突然變成隔壁咖啡館的短毛貓了,感覺理財學習也變得萌萌噠。
重點來了。。PPP記住:不要買你不想穿3年的衣服,投資也是一樣。
在我最近整理衣櫥的過程中,我深深地發現,原來我曾經買過那么多亂七八糟的衣服:'
含毛量低的要命的大衣;各種所謂的明星同款。'
當時的我是怎么想的呢,我想的是“嗯,好像還不錯,說不定偶爾可以穿穿”。
結果買回來之后,經常就是一次也沒有穿過。
痛定思痛之后,我給自己立下一個規定,*
買衣服的時候先問自己一個問題:“這件衣服會不會陪我3年甚至更久?” 然后再決定要不要買。
因為這個規定,我的衣柜里多了很多經典款的衣服,而不是流行款。
對于我這種懶得搭配的人來說,這個問題可以把大部分沖動消費扼殺在搖籃里。
然后我開始在豆瓣、微博看一些搭配,又養成了一個習慣,
買衣服之前在腦海里過一下這件衣服和自己已有衣服的可能搭配有幾套,低于三種可能性我也是不會買的。F
比如白襯衣,和黑色闊腿褲搭就有點時尚職場風;
和包裙搭,就是女人職場風
和黑色煙管褲搭,就是中性風
搭蕾絲長裙就是復古風
像這樣過一遍,就可以知道這件衣服我的利用率到底能有多高啦。
所以我逛街時,通常會有這樣的自我對話:
“當季流行色?”沒錯是很好看,可是下一季它就不流行了,不符合陪我3年甚至更久的標準,PASS
“蕾絲花邊?”沒錯很公主,可是很難搭配,而且一舊就特別難看,不符合陪我3年甚至更久的標準,PASS
在這樣的選擇標準之下,最后我買的都是簡單大方并且有品質的經典款式。
貴一點也沒關系,因為我打算要穿很長的時間。
偶爾再搭配一些當季流行元素,每天出門都感覺自己美美噠,自信滿滿噠。a
其實投資也一樣,面對一個投資標的,想著“好像周圍人說還不錯,說不定會漲上去哦。” 然后買入的,通常都會讓你后悔。'
這種事情我曾經做過很多次,'
以前炒股的時候,總是問別人什么股票好,然后買入
結果十之八九都是套牢的
巴菲特曾經說過*“如果你不愿意持有一只股票十年,請不要考慮擁有它十分鐘”。
巴菲特大神的意思就是說,不要僅僅是因為“有可能漲上去”就沖動做決定,否則一定會后悔。
切記,任何投資方式,頻繁出入場都是大忌。
另外再說一點,任何投資,無論是投資自己還是投資其他,都要學會將目光放長遠。
100塊的衣服看上去很便宜,但實際只能穿一季,
1000塊的衣服,乍一看很貴,但卻可以穿幾年
并且可以給你帶來很多別人對你的諸如“有品位”“精致”“專業”這樣的好印象a
不知道今天這個我的從買衣服里面總結出的小感受,有沒有影響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