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引起了我的共鳴,主要是因為這本書講的就是原則,而這些原則也是我所認同和在實踐的。
讀書的好處無外呼有兩種:一種是攝取營養讓自己成熟,另一種是找到認同感讓自己堅定信念。我讀此書時的大部分感覺就屬于后者,更堅定了自己的方向。
作者史蒂芬柯維許多觀點和彼得德魯克一致(德魯克觀點參見http://www.lxweimin.com/p/0d7e667a61d8),區別在于前者繼承了后者的思想,并發揚光大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二者都是我非常敬佩的管理學大師。
書中把人的成熟度分為三個階段:
1、依賴期
2、獨立期
3、互賴期
從依賴期到獨立期要完成個人領域的成功
從獨立期到互賴期要完成公眾領域的成功
個人領域的成功包含了: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
公眾領域的成功包含了: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
最后是不斷更新汲取新知識和能力
這個成熟度模型就是這本書的核心內容。如果比做武功,這個就是修練內家功。塑造了好的品德和思維模式后,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堅持原則,不被潮流所影響。
結合書中所述,總結了我理解的七個習慣:
習慣一:積極主動—個人愿景的原則
人性的本質是主動而非被動的,人類不僅能針對特定環境選擇回應方式,更能主動創造有利的環境。采取主動不等于膽大妄為、惹是生非,而是讓人們充分認識到自己有責任創作條件。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影響力范圍:就是能掌控的事情。然后在影響力范圍內去積極解決問題,信守諾言,確立目標,付諸行動,為行動負責。
習慣二:以終為始—自我領導的原則
太多人成功之后,反而感到空虛;得到名利之后,卻發現犧牲了更可貴的東西。因此,我們務必盯緊真正重要的愿景,然后勇往直前堅持到底,是生活充滿意義。
個人、家庭、組織在做計劃時,先制定出愿景和目標,以此形成自己重視的原則、價值觀。使命宣言是最高形式,是根本的決策,主宰其他所有決定。
在制定使命宣言后,確定個人在生活中的角色和對應的目標。
關于個人愿景參見http://www.lxweimin.com/p/f1316f891615
習慣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則
有效管理是把握重點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領導決定什么是重點后,再靠自制力來掌握重點,時刻把它們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覺、情緒或沖動所左右。
領導者首先要決定的是哪些事情重要,凡有價值、有利于實現個人目標的就是要事。比如:制定預防性措施,培養個人能力的活動,建立人際關系,規劃長期發展目標,制定計劃。
把20%的精力花在要事上就可以取得80%的成果。
第四代的時間管理方法強調以原則為中心,以良知為導向,針對個人獨有的使命,幫助個人平衡發展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并且全盤規劃日常生活。
每周應做一份周計劃,步驟可遵循:
1. 寫下你的關鍵角色和對應的事務
2. 選擇一兩個優先事務,本周予以重點關注
3. 以一周為背景,為自己的任務和約會安排進度計劃
4. 給優先事務排順序,逐日做一些調整
人際關系的本質:情感賬戶里儲蓄的是人際關系中不可或缺的信任。禮貌、信任、誠實、仁慈與信用都可以增加情感賬戶的存款。
情感賬戶七種主要的投資方式:
1. 理解他人:只有了解后才能知道他人的想法和需要
2. 注意小節:忽視禮貌,不經意的失言,最能消耗情感賬戶的存款
3. 信守諾言:不輕易許諾,許過就一定要兌現
4. 明確期望:如果沒有明確的期望,人們就會變得感情用事。一開始就要提出明確的期望,讓相關的每一個人都了解
5. 正直誠信:體現這種品格的最好方法就是避免背后攻擊他人
6. 勇于致歉:做錯了事,要向對方誠心致歉
7. 無條件的愛:不附帶任何條件的愛,可以給人安全感與自信心,鼓勵個人肯定自我,追求成長,被愛者得以用自己的方式體驗人生種種美好的境界。
習慣四:雙贏思維—人際領導的原則
雙贏者把生活看作一個合作的舞臺,而不是一個人角斗場,一般人看事情多非此即彼,非強即弱,非勝即敗。其實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夠的立足空間,他人之得不必視為自己之失。
首先要有三個基本品德:誠信,成熟,知足
做到敢作敢為并善解人意就能達到雙贏
具體要求如下:
1. 誠信:言出必行
2. 成熟:敢于表達自己的感覺和想法,并善解人意
3. 知足:相信有足夠多的利益可以讓大家分享。有富足的心態
4. 相信人們在盡自己最大努力,他們值得尊重、善待和體諒
5. 設身處地傾聽并理解他們的處境、行為和決定。說明自己的情況,解釋自己的行為,力求證明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
6. 在溝通中傳達清晰的期望
7. 專注于積極的方面,但也對可以改進之處提出建設性的反饋意見
習慣五:知彼解己—移情溝通的原則
若要用一句話歸納我在人際關系方面學到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則,那就是:知彼解己—首先尋求去了解對方,然后再爭取讓對方了解自己。這一原則是進行有效人際交流的關鍵。
在尋求他人理解之前,首先要理解別人。在問題出現之前,在做決定之前,在表達個人觀點之前,先傾聽理解別人。
不論在工作或家中,都可以設定一對一的時間,敞開胸懷,凝神傾聽,并表達對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再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邏輯。
習慣六:統合綜效—創作性合作的原則
與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視不同個體的不同心理、情緒與智能,以及個人眼中所見到的不同世界。與所見略同的人溝通,益處不大,要有分歧才有收獲。
尊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和不同的觀點。
先傾聽別人的建議,再表達自己的觀點,然后大家一起開動腦筋集思廣益,共同合作找到最佳方案。
習慣七:不斷更新—平衡的自我提升原則
人生最值得的投資就是磨練自己,因為生活與服務人群都得靠自己,這是最珍貴的工具。工作本身并不能帶來經濟上的安全感,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造與適應能力,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擁有財富,并不代表經濟獨立,擁有創造財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從四個層面磨練自己:身體,精神,智力,社會情感
身體:
1. 經常了解自己身材胖瘦和健康方面的問題
2. 每周至少鍛煉三次,每次20到30分鐘
3. 睡眠充足
4. 科學的日常飲食
5. 有效的應付壓力方法
精神:
1. 確定自己的價值觀,據此規劃生活并付諸行動
2. 制定使命宣言,據此確定有關自己生活目標的愿景
3. 每日做冥想、研究或反省
4. 誠信,心胸開闊
5. 敢于堅持原則
智力:
1. 讀書,寫作
2. 有業余愛好
3. 堅持學習
4. 每周至少進行一次有意義的對話
5. 對項目或計劃進行心靈演練,用頭腦中的最終結果來指導過程
社會情感:
1. 可靠,可以被信賴
2. 對生活前景抱著美好希望
3. 對自己的影響圈內的人給予信任和支持
3. 傾聽他人的意見,設身處地地關心他人
4. 維護最重要的人際關系
5. 堅持渡過艱難時刻
6. 必要時候真誠道歉
對以上四方面制定執行計劃,每天執行一小時,定期進行回顧評價。
最后,對前三個習慣可以概括為:做出承諾,信守承諾;對接下來的三個習慣可以概括為:大家參與討論,共同擬定解決方案。
我根據此文以及個人愿景制定了2017年度計劃http://www.lxweimin.com/p/ce5bfcfb3581,指導自身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