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讀到史鐵生的語錄,很受觸動,于是把它記錄下來。
史鐵生說:
人生來有三種根本的困境。
第一,人生來注定只是自己,人生來注定是活在無數他人中間,并且無法與他人徹底溝通。這意味著孤獨。
第二,人生來就有欲望,人實現欲望的能力,永遠趕不上他欲望的能力。這是一個永恒的距離。
第三,人生來不想死,可人生就是在走向死。這意味著恐懼。
我把史鐵生說的人生三個根本困境,歸結為:孤獨,欲望,恐懼。
可是我們該如何走出這三個根本困境呢?可以走出去嗎?用什么方式?
有人說,強者都是孤獨和寂寞的。又有人說,如果一個人忍受不了孤獨,就不要說追逐夢想,更別指望能夠獲得成功。相信許多人都會經常體驗到孤獨吧,孤獨并不是強者所特有的,而是每個人都有的一種經驗或處境。我常常感到孤獨,這世界上有誰總能跟你想法一致行動一致嗎?許多事情尤其是大事最終都必須由自己來選擇來決定,沒有人可以代替你。有時候,你的痛苦和寂寞根本無處訴說,只能在心里默默的與自己對話。孤獨是人生必然要忍受的功課啊!
說說欲望吧,有人說生命是一團欲望,欲望滿足不了便痛苦,滿足了便無聊。人最終喜歡的是自己的欲望,而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也有人說,一個人如果能夠控制自己的激情、欲望和恐懼,那他便勝過國王。有人則告誡說,欲望是人遭受磨難的根源。誠然,欲望可以使人得到歡樂和幸福,但這歡樂和幸福的背后卻是苦難。樂極是要生悲的,一切欲望實現之后,卻免不了災難。是啊,我們已經走過了不短的人生之路,對于欲望給我們帶來了什么,一定深有體會吧。我理解為什么佛門弟子清心寡欲,卻常能心生喜悅。
第三個困境,恐懼死亡。對死亡的恐懼,是所有恐懼中最根本的一項吧。無論我們有沒有信仰,或者有怎樣的信仰,最終都不可避免走向死亡。如何克服這個恐懼呢?我想,最根本的是,我們需要接納自己必死的事實。那么,既然這一結果無法避免,整天擔優又有什么用呢?認清了這個事實,我們要做的唯有活好當下。每一天每一刻,都讓自己過得快樂,過得滿意,不留遺憾。所謂過去不戀,未來不迎,當下不雜。活在當下,不管我們今天是貧窮還是富有,是健康還是疾病,是擁有快樂的大家庭還是孤獨一人。無論在何種狀況,我們都盡自己的可能,安排好每天的事情,以喜悅平和的心態接納生活給予我們的一切。如此,過好了每一天,當死亡來臨,我們該能安然離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