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同事的邀約,不好推辭,我擔任了他兒子的英語家教,他兒子現在上三年級,初次見這個孩子,他如數家珍的把自己擅長的特長如數家珍地介紹給我,臉上帶著的傲嬌和青澀的臉,讓我對他的印象并不是那么理想,實際上,孩子,就是以上白紙,我質疑的是是怎么樣的一種自信心可以讓他忽略天外有天這個詞,原因可想而知,他的父母,應該對他影響很大。
? ?雖然對他的第一印象并不理想,但是,我并沒有形成刻板印象,因為在我這里,他還是一張白紙,而我的任務,就是教會他如何學習,并且,因為是同事的兒子,我比其他的學生備課更加仔細,講課更加賣力,可以說,這么多年的家教經驗,我從來沒有如此在一個孩子上費過心。
? ?原因在于什么,實際上,如果讓我這個旁觀者去審視,我也百思不得其解,并不是因為學生不配合,也不是因為學生在為了應付我的同事,每次授課的過程實際上我們的互動是很頻繁的,讓我驚訝的是,他還會舉一反三的提出問題,這讓我刮目相看。而授課的效果卻并不是那么理想,因為每次留的家庭作業,他都沒有按質按量完成,每次上課檢查閱讀的時候,原本在第一次授課時會讀的第二次課還是不會,這種情況確實給我澆了一盆冷水,實際上,這種情況,我還是頭一次見到,說實話,這時,我的智商有些著急了。
? ?漸漸地,我覺得每次上課,我和他的熱情就猶如曇花一現,只燦爛那么一個小時,一小時過后,他的學習成果就猶如死水一般的沉靜,補課的效果是有的,但是,和預期的狀態,還是存在差距的。
? ?我有些沮喪,甚至覺得,我積累了多年的驚訝,在他面前毫無意義,盡管同事說已經很不錯了。
? ?直到最后一次補課,課下和同事聊天,才發現,原來問題根本不在我,在于課下回家的那一會功夫,我也明白了為什么會這么費勁!
? ?課上的時候,我來帶他學習,而課下我布置的任務,這孩子卻并沒有放在心上,他始終覺得,作業是我留的,檢查和思考的任務也是我的,他只是的任務的復制者,對于作業這種獨立思考的任務沒走心,實際上,課堂下面的任務是最重要的,他作為學生卻沒有意識到,同樣,我的同事,作為家長,不但沒有有效的監督,反而會因為學生要去參加各種諸如繪畫、舞蹈的培訓班而耽擱本應該屬于學生自己的任務。
? ?這才讓我真的感覺到:“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有多么荒謬。這樣說的人,無疑是把老師的教育看成了孩子學習成果的唯一因素,實際上,家庭的課下自習和學生的自己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學生自己的獨立學習和思考,這是老師和家長沒有辦法體學生完成的,老師留作業的目的,就在于通過任務的形式,給學生一個獨立思考,將課堂知識內化的重要途徑,課堂上課的過程稱為“走耳”,那么回去獨立完成作業的過程就稱為“走心”,這也是同在一個教室,孩子成績千差萬別的重要原因,通過對作業質量的把關,就能看出學生對知識的內化程度。
? ?同樣,家庭環境對學生的影響,是課下知識通過作業內化的重要環境保證,因此,我聽過的最真切的一句話就是:“最理想的家庭教育是懂教育的家長科學的為自己的孩子規劃正確的家庭教育,中等的家庭教育是不懂教育的家長不插手學生的家庭教育;而最差的家庭教育是不懂教育的家長瞎攙和孩子的教育。”我想,這其中的道理很簡單,就是孩子一定要有自己的責任和任務,并且需要自己獨立的思考和獨立完成的體驗,二者缺一不可,懂教育的家長引導孩子完成任務,不懂教育的家長不干涉學生需要獨立思考的任務,而不懂教育瞎指揮的家長,首先,根本就沒有理清學習的各種事務的執行者是誰,導致家長做不好家長的工作,而且還干涉學生本身應該獨立完成的工作,這無疑既讓自己糊涂,更讓學生糊涂,至于效果如何,顯而易見!而這時的學生,就像木偶一般,完全受家長擺布,而缺乏的,就是一種獨立的能力。
? ?因此,對于教育來說,我想說以下幾點
1.課上一定要認真聽講,重視教材,把教材吃透。
2.課下,以老師作業為準,學生自己要明確作業的目的,和自己獨立思考的程度,并且保質保量不打折扣的完成。
3.對于課外的培訓班,以培養興趣為主,不可以以某種結果去衡量上培訓班的意義,重視培訓的過程,至于結果如何,培訓過程是基礎,結果是培訓過程再加上機遇。
4.針對學生薄弱的科目,不用盲目的補課,首先,自查工作要徹底,細致,這是有補課需求的前置程序,任何補習班都只是針對課程本身,不會針對學生的自查。
? 小小愚見,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