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偶然的機會聽了一堂靠寫作月收入過萬的微課,一時沖動和一番熱血沸騰下在簡書里注冊后就開始寫,你別說開始的時候寫的文章還有讀者甚至還有粉絲,激動加沖動下的幾天后發現自己的文章的閱讀量很低,有的文章閱讀量都是個位數,心勁一下子回到冰點,看著簡書上別人的文章的閱讀了都是四位數和上百個粉絲,自己那個羨慕嫉妒恨把自己搞得狂躁不堪,借助酒精的力量使自己沉靜下來,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文章和寫作技能。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不斷的吟誦這句話,能寫好文章自然是一種功夫的體現,在過去幾千年的時光里,好文章與能寫好文章的人都是屈指可數的。
好文章能給人啟發和思考,最大限度地開啟人的智慧,讓人擁有正確的思想和認識,形成正確的人生目標,以巧妙的智慧解決人生中的難題。一篇文章要有自己的觀點,要講明道理,析理是為了明道,讓讀者接受觀點;同時要有情感,情感是為了吸引讀者,讓讀者能感受到美的享受。“奇文共欣賞,異意相與析”就是講的這種意境。
寫文章容易,寫出好文章很難,是我寫作兩個月來的第一收獲。
只要你在生活,只要你在思考,只要你愿意分享,你就是在寫作。寫作是隨時隨地的,可能在車上,可能在衛生間,或者在等待點菜的空間,這就是寫作,寫作可以不拘泥任何形式只要你自己看的懂就可以。寫作能讓你更好的思考,更好的與人溝通,而且能夠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這就是寫作以來的第二收獲。
堅持寫作成了習慣,即使不睡覺,不吃飯,只要想到每天還有寫作這件事情,就會主動去完成,讓寫作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寫作首先是個思維的過程,你得先醞釀思緒,挑選主題和列出提綱,這個可以在腦子里進行,但最好寫在紙上。然后你開始找素材,動手寫,這個是輸出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你得保證你專注和安靜下來,這個時候你會發現你要說的話如同長江之水源源不斷的涌出來,所謂“文思泉涌”就是這個意思。
看了很多名家的傳記和好的文章,發現那些經典的文章都是樸實無華的語言風格,幾乎沒有什么華麗的辭藻。而他們的文章之所以經典和成為不朽的鴻篇巨著主要在于文章深邃的思想,敏銳的洞察人性背后的需求。所以寫文章盡量不要用深邃的辭藻和稀罕的詞組來表達你的意思,因為你的文章是讀給大多數人的,大多數人只想通過你的文章找到他們的共鳴處和發現你獨特的觀點,有這兩條就夠了,你的粉絲就一定會呈幾何量級增長。這個是堅持寫作的第三收獲。
想起來也真可笑,我一個學理科的,除了大學期間把別人談戀愛,泡妞的時間用來讀了一些文學書外再沒有寫過什么文章,連教過我的語文老師在我寫的歷次文章后面好像跨越時空般默契的給我一個大大的“閱”后就再沒有什么評語了,要說還有的話那一定就是“下次把字寫工整些”這樣的評語。我自認為打從娘胎里出來那就沒有帶文學細胞,更不會被什么“文曲星”附體,每一次的作文對我來說就是一場煎熬和折磨,回想一下自己小學,中學階段如何度過的語文寫作課,心里都開始默默的佩服青春年少的自己的忍耐力了。每次面對新的題目,在很短的時間內找到自己要寫的素材,想想還有多少人或許也在為寫文章發愁,就如同看到十多年前那個在文章面前無處下筆而內心戰栗的自己。
堅持寫作吧,你值得被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