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隱含假設?
隱含:就是不容易被發現的,比較隱秘的。
假設:假想出來的條件。
隱含假設:就是潛藏在我們的思維深處的一些假想出來的條件。而每一個假設在我們進行選擇時都是一個自我限制的邊框或者門檻,使人看不到出路,從而處于困倦、迷茫和煩惱之中。
2、隱含假設從哪里來的?
我們知道孫猴子是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林妹妹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隱含假設”的來路由以下三步組成:
①有著理想中的目標或者狀態;
②理想與當前的處境相反或者相差較大,形成了心理上的沖突;
③心理上的沖突或者矛盾促成了糟糕的內心狀態。
舉一個例子:
“有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一直向往著在大城市發展,展現出自己的才華,可是自己目前卻在一個小城市,一家公司。做著一份無關痛癢的工作。我渴望自己可以學到更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那只是渴望而已,現在的我因為自己不夠專業,沒底氣沒信心出去,發現自己是一個自卑而且懦弱的人。”
這個例子對于大多數年輕人來說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共鳴,因為大家曾經都有著類似的隱含假設,稍作分析如下:
①理想目標:到大城市打拼,展現才華,擁有更專業的知識和技能;
②當前處境:在小城市小公司打雜;
③內心狀態:自卑、苦惱、無奈……
3、隱含假設是什么樣子的?
這回可以揭開“廬山真面目”了,我們從定義出發,知道隱含假設是潛藏在我們的思維深處的一些假想出來的條件,所以需要用心把它找出來。如上面的例子,大概有這樣的一些隱含假設:
①工作會一直不變;
②大城市才能有好的工作;
③大城市才能學到專業知識和技能;
④無法改變目前的狀態;
⑤需要足夠專業才敢出去。
隱含的假設大致有如上這些,據說“上帝為你關上一道門的同時,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現在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去尋找到著一扇窗——“可能選項”,因而就能找到對應的解決方案:
①尋找和等待調換部門、崗位的機會;
②收集信息,尋找本地的好公司(好工作);
③參加培訓班、學習社群或者在線課程,提升技能;
④用實際的行動去逐步升級自我;
⑤想到和愿意承當最糟糕的結果,就可以出去闖一闖。
如果說“隱含假設”是茫茫的一片大霧,那么“可能選項”就是穿越大霧投射進來的光線,讓你可以較為清晰地看到未來和遠方。
本著“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雷鋒分享原則,采銅老師給的四個典型的“隱含假設”,也一并告知與各位:
賽道假設:認為人生就是在賽道上比賽,從而陷入對競爭的焦慮和對失敗的恐懼中。
低關聯假設:認為人生的各種經歷和事情是獨立的,沒什么聯系,因此放棄一些看似沒有用的事情。最經典的反例是喬布斯的蘋果設計靈感來源于自己練習書法,學習各種字體。
不變化假設:以固定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能力,不愿去嘗試,不敢去挑戰。
零和假設:認同在博弈和競爭中必有勝負,而很少去構想雙贏的方案和結局。
4、如何突圍?
好的,我親愛的朋友,上面所講的都是廢話,下面的才是關鍵,即使關鍵,你未必理解,即使理解,你未必去用。可是一旦用了,我敢跟你打10塊錢的賭,用了才有效!
當你處于人生中某一個無法擺脫的僵局時,下面三步可以使你獲得“新生”:
①找出潛意識中的“隱含假設”;
②識別“隱含假設”中的不合理性;
③校正不合理性,尋找“可能選項”,采取行動。
小結
在我看來,“隱含假設”和“可能選項”都是那些聰明人才會的技法和手段,花了這么長的篇幅只為闡釋一個簡單到很多人都不理解,基本到很多人都會忽視的道理:一切成長的煩惱都是因為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換言之,不要想那么多沒用的東西,只管捋起袖子干就好。反過來說,你因為沒有做事而給自己平添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