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讀了本書之后,我也立下了一個小目標:開始對所讀的書記讀書筆記,紙質筆記和電子筆記都要有。
筆記本編號:【1】20210524/讀書筆記/《如何高效閱讀一本書》-日-奧野宣之
【】無論在手機里有多少書,書里的內容都不會被保存在腦子里,這些內容既不能融入你的身心,也不能成為你無形的財富P4
盡管抄完全書也不一定能記住全部內容,但某段文章,某段詞,作者的語氣和思想等等,都會隨著抄寫時的身體感覺被深深刻印在頭腦和身體里P4
***讀完一本書,你能記住多少?試著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這本書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你最喜歡哪一部分?
這本書對你有什么影響?
它的優點在哪里?如果可以它的缺點在哪里?
這就迫使你要知道這本書的結構,哪些是是你覺得重要的,你要經常翻回看。
【】本書所講的讀書方法包括:
如何選書:怎么樣選擇自己真正想讀的書
如何購書:怎樣買對自己真正有益的書
如何讀書:怎樣加深理解,深入思考
如何活用:怎么樣運用從書中獲得的知識 P4
***這就是我決定再看這本書的原因,因為自己覺得自己的選書系統很亂,手機里藏著好多清單,但是還是很難找到自己需要或是當下想要解決問題的書。
【】 只有從日常生活中取材,才能列出反映自己真正需求的購買清單P42
***所以,每當自己想到要學習技能時,要記下來,這樣才能為日后購書做好準備,如自己最近的SEO實戰書的例子。
[ ]別看只是簡短的一句話,寫與不寫是有很大區別的。法國文學家鹿島茂先生是位知名的讀書愛好者,他曾在隨筆這樣闡述讀書筆記的作用“圖書都是有重點的,沒有必要從頭到尾重讀,重要的是不管篇幅多少,都要下點功夫讓自己對讀過的書有印象P74
***只是想知道鹿島茂先生是誰?法語原名?Shigeru Kashima (網上查了下,應該是長得像日本的法國文學家)
【】當你以思想輸出為前提去讀書時,思想輸入的質量民會有所提升,而且親手寫文章的好處比口頭敘述要多。
***覺得這本話有意思
【】寫讀書筆記時盡量從簡從短,盡量縮短記錄的篇幅,但也要全面地反映文章的精髓。P75-76
【】你應該在讀完一本書以后認真回想需要摘抄哪一頁哪一行,思考怎么樣撰寫讀書筆記,然后嚴格地篩選需要摘抄的內容,盡量提煉自己的感想,爭取用最短的語句表達深刻的含義。P76
***我想這個只能在自己一次次的實驗中獲得,這是我的第一本筆記,先試了再說。
【】有了讀書筆記這個前提去讀書:
自由調節讀書節奏,可速讀
一邊確認重點一邊閱讀
書中內容清晰地留在記憶和本子里
重視自己的感受
重讀內容直到理解為止P77
【】有的書可以讓人學到很多東西,也有的書雖然大部分沒有什么意思,但有幾頁確實給人很大啟發,所以,筆記只關注自己的內容就好了。
***只有一句話也可以是自己的評價,只要確認是自己當下的真實感受就行,不要為了讀書筆記而記筆記,給自己看的,要真實!
【】讀書也是一項對重要內容進行提煉的工序P82
***就只是覺得這是一名句
【】篩選程序分階段把重要的內容篩選出來:
通讀:一邊閱讀,一邊把覺得有價值的那一頁折角
重讀:讀完1遍之后,把折角的幾頁重新讀1遍,如果仍覺得重要,很好,就把那一頁另一個折角也這起來
標記:重讀1遍2個折角的頁數,如果第三次讀還覺得值得一讀,就用筆在書上做記號
再讀1遍標記中的內容,如果還是無法舍棄,就把內容抄在讀書筆記 上就可以了
***這個方法應該就可以把重要的東西提煉出來,不過只對紙質書籍有效,電子書就需要找其它方法了
【】巧用標記區分對象
板板無著《思考的技術,繪畫的技術》可以用以下不同的畫線方式對標記的對象進行區分:
普通直線:用于“重要” “客觀上很重要”“暫時先畫出”
波浪線:用于“非常重要”“主觀覺得值得標記”想記住這里,以后加以運用的情況
圓圈:用來圈出重要的專有名詞,關鍵詞,關鍵句等。P89
***我個人覺得畫圈太浪費時間,直接在字外面畫框要好點。
【】“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
寫讀書筆記之前,需要注意以下三項信息
寫讀書筆記的日期
書名
作者
除了3個要素,加上以下兩個要素:
對自己來說重要的內容(摘抄)
自己對這篇文章的感想(評論)
格式:【081705】/《書名》/ 國家/作者 /出版社
***我根據自己的方便程度來,改成【1】210524/讀書筆記/《書名》/日/奧野宣之/江西人民出版社
【】只要記得重點放在”摘抄對自己來說很重要的文章“和”寫主觀評論“上即可P93
***記自己的真實評論很難,在前期,我們寫的評論可能只限于一句話,沒有太多的想法,需要大量的鍛煉。
【】只有把讀書筆記控制在自己能力允許的范圍內,才能長久地支持下去P94
***我之前演講過失敗了,希望這次可以支持,不管怎么樣,從完成這本書的讀書筆記開始
【】讀過一本書之后,對書中的內容感同身受讓人心情愉悅,但這也代表這次讀書沒有給你來帶新的東西,相反,如果一篇文章顛覆了你之前的想法,使你認識發生動搖,在抄寫和重讀的過程中仍然會讓人信服或是感覺震撼,這種文章才是值得摘抄的。P98
***那我讀了一些現在很多人都在讀的書,感覺很多都有種”感同身受“意思是這些書籍都可以略過?比如稻盛和夫的《干法》我就沒覺得有什么大的感覺。
【】篩選關鍵詞句的工序本來已是一種重讀,篩選關鍵詞句,就是在文章中找到所有語句圍繞的中心句,而找到最能代表這次讀書體驗的語句是最理想的狀態,抄寫太長的文章太麻煩,但對找不出合適的關鍵句時,可以把小標題抄下來P99
***是一個好方法,可以試一試
【】好主意不會憑空出現,不管是什么想法,都一定是對某種刺激作出的回應P100
***好句,可以在以后運用
【】讀書時獲得的感想正是任何原創思考的源泉P101
***贊同,但暫時無法深入理解,未時間過。
【】《上兩年班就辭職》P101
***書名,供參考,之前聽說過這本書,一直未看過,也許我應該看一看。
【】亞瑟叔本華《論讀書》中寫道”如果你覺得讀書就是為了模仿別人的想法,那以這是思想上的懶惰,請移開書本自己思考“
***在讀書量還沒有達到一定境界時,要自己思考,寫出自己的內容很難。
【】人無法同時傾聽多首音樂,這是因為想真正理解美的事物,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點上。
只要不斷地消減和精煉,才能更接近事物的核心P109
***以上來自岡倉天心的《茶之書》摘抄與本書作者的評論。他的提煉與重建句子的功力很高!
【】拿我自己舉個例子,很多書塑造了現在的我,但如果要我挑出一本,那本書就是法國哲學阿蘭的《幸福散記》P116
***法國作家阿蘭是誰,哪個年代的,還有其它的什么書出名?阿蘭(Alain-1868-1951)原名(埃米爾 奧古斯特 沙爾捷 Emile Auguste Chartier),其它作品《藝術體系》1920,《巴爾扎克》1937,《神們》1947,《思想與年齡》1927
【】為了向對方傳達自己想說的內容,我們會自覺地把原來雜亂無章的想法組織起來,然后才能通順地說或寫出來。
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想法可算是最常見的思想輸出,哪怕中是你自認為非常了解的事情,一旦需要向別人證明或寫下來,還是會出現很多模糊不清的內容,正因為這樣,演講和寫作都需要經過全而的準備才能開始。
知道自己要在別人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后,我們才會去調查那些我們從未在意過的出處,資料,重新審視自己的觀點,建立起系統的知識體系。
這時你會驚訝地發現,這個補立學習的過程就像從零學起一樣,需要下不少功夫,而能夠正視這些辛苦工作的人,最后都不會再對知識一知半解了。P123
***說得太入我心了,想起我2020年初寫法語文章時,發現很多知識我都只知道一點。哪怕一句在哪個年代做了什么事情的資料出處,都需要翻閱資料,太難了,而還要同時查幾個不同的站點,學術百科類文章才能確認。所以,理解了為什么那么多人選擇輸出來確認自己的知識吸取程度,輸出才能證明你真正吸收了精髓。
【】養成重讀的習慣
把重讀計劃寫在日歷上或記在本子里,可以提醒自己, 一周一次,也可以3天一次P126
***現在感覺寫在日記就會忘,還是在手機上備忘錄上。
【】浪費時間不算什么,但請不要浪費人生P130
***名句,有意思
【】我推薦重讀一遍讀書筆記
想要簡單回顧時-重讀筆記
想回憶重點時-參考書中的重點段落
想從頭開始看起時-重讀原書 P131
***加深印象,重讀自己劃過的內容可能就夠了
【】先從簡單易懂的部分開始讀收,能幫助理解較難的部分,比如看完一本書的前半部分以后寫一部分讀書筆記,寫好了再讀剩下的部分,如讀不難的《微觀經濟學》,就先讀《漫畫經濟學》,做好筆記 后再讀前者會更容易理解,在讀較難的專業書時,也可以運用這個方法來過度 P133
***仿佛吳軍的課程提到過類似的讀書方法,可以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所謂創意,只是把所有的元素重新組合而已
美國廣告大師詹姆斯韋伯 楊《創意的生成》一書P145
【】《工作三年就辭職,那個年輪人去哪兒了》城繁幸
***這本書與之前的《上兩年班就辭職》有什么相似之處?不同之處?
【】筆記本輸入索引
信息依次是”筆記本編號“,”閱讀日期“,”筆記類型“ ”書名“”作者“”出版社“P162
***可以用自己方便的方式來改,但是日期,書名就要有,如果想要深入知道一本書的類型,可以在后面加入關鍵詞。
如210524/讀書筆記/《》/國家/作者/出版社/實用工具書
【】把書堆成山,讀書不再難P178
***有視覺效果,可以一下子就看到,找到想讀的書,把已讀的書放放玻璃書架上做區分。
【】名著是一種很神奇的書,有一天你會忽然就覺得讀它很過癮。
所以,讀名著的竅門只有一個”等這本書變得有趣的那一天再讀”P181
***自己深有體會,如以前不想讀它,最近剛讀《月亮與六便士》
【】常帶三本書同時閱讀P183
***可以同時看不同的書,因為自己會根據情緒選書,比如我自己早上看知識類書籍,晚上看休閑類書籍。
【】在家里每個角落放滿書P185
***不太現實,但可以多放書,因為環境空間能左右讀書的情緒
【】做讀書筆記能讓讀書生活更加完美
還能提高找書,讀書和活用的水平,讓讀書生活更加愉快,寫讀書筆記可以改變讀書方法。而讀書方法的改變又會帶來思考方式的轉戀。P233
***自己對這本書做讀書筆記時就感覺到一點不同了,更加清楚這本書的重要內容在哪里。
本書的目錄
用筆記管理讀書生活
用購書清單指名購書
用筆記把讀過的書變為精神財富
通過重讀筆記提高自我
讓讀書體驗更充實的19個小技巧
我最喜歡的部分,第三章與第四章,還有第五章,這幾個章節讓我再次深信讀書筆記讓書讀百遍成為可能,且更深刻記住要點的唯一方法,很多文學家也是這樣過來的,只不過書中提到的一些書寫筆記的方法可能對我們現在來說太費時,而且也不可能長期保存,我們可以結合書上說的,同時用電腦來記筆記,意思是寫2遍,這樣更好。
書中的一些名句值得記下,有一些讀書技巧也很實用。如同時閱讀不同的書,在家里放滿書,區分憶讀已做筆記的書。可以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