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回娘家,老媽睡眠本來就不好,隨便吃點什么補的就有可能導致失眠,飲食上要特別注意。這不據說前兩天吃了什么牛肚還是啥的,那晚又睡不著了,于是我們十幾年了,再次一起睡覺,臥談。從十點多談到凌晨兩點。說的大部分是我們三個小孩的事,有歡樂也有心酸。小時候很和睦的家庭,隨著我們的長大,有了各自的生活,漸漸的就不那么順心了。
首先,他們為將近30歲的兒女還沒有對象而發愁,他們總是說父母會老,那一天不在了,我們回趟家都沒人給頓飯吃。眼瞅著33年前同村取的另外四個新媳婦的兒女都成家了,也當上了奶奶,別說逢年過節的了,就是周末他們家也是熱熱鬧鬧,兒孫滿堂,而我們家就只有孤零零的他們三,無處話凄涼?;蛟S她羨慕他們的孩子都買了車,但更羨慕的是他們孩子成家立業,傳種接代了。其實農村的人,很樸實,他們的一輩子也就是這么簡單,有時候我們在外打工,不知道家里的情況,而他們在家就有對比,對比后就有羨慕嫉妒,演化成對我們不停的嘮叨。
當然跟老媽還提起前年我那不孝行為,說的我們一度沉默。我們背對著背躺著,中間可以再睡一個人,我知道自己錯了,必須有所表示,但卻羞于表達。最后我想起了3歲的兒子,他每次想我時就說媽媽我想你了,然后伸手抱抱我,我活了31年沒有認真的抱過媽子,就那件事也沒有認真的說對不起。我轉過身,黑暗中,看著她彎曲的卷縮的背,滑到她的身邊,伸手從后面抱著她,說媽子對不起,那是我這輩子做的最錯的事,我那時太犯渾了。媽子只是說,我怎么會有那么笨的女兒?;蛟S我們前年的隔閡就此化解。
當時我想,為什么那個時候沒有人出來給我一巴掌,或者痛罵我一頓,如果有的話我也不至于那么“薄情寡義”,讓父母如此傷心。想來當時是有個朋友提醒我的,但我卻一意孤行,不聽她的勸說。所以真正的朋友是會說些逆耳的話,而那些話卻真的是為你著想。
后來還跟老媽說起句話:
3歲時說:媽媽我愛你?
10歲:媽,聽你的?
16歲:我媽真的很煩?
18歲:想離開這個家?
25歲:媽,你當時說的是對的?
30歲:我想去我媽家?
50歲:我不想失去媽媽
70歲:只要媽還能在這,我愿意為了媽放棄一切。
當時說的并不完整只說了頭和尾,最后一句我說的是當50歲時,想跟媽媽說什么,媽媽卻不在了。媽子聽到這句話,突然就淚奔了。我知道她想起了自己,她十五歲喪母,更早之前喪父,從小就無父無母歷經人世的冷暖,想到自己如今50多歲了,想自己的媽媽,媽媽卻不在了。因為很早就沒有父母,所以媽子對婆婆特別的好,對我們幾個孩子也特別的愛,好像要把自己所缺少的都補到我們的身上。媽子說,我們三個她是最疼我的,雖然最后有一個兒子但最疼的還是我,因為我是老大,第一個孩子而且從小很乖,很懂事。我才想起,在小時候我是那么乖巧懂事的孩子,從不讓她操心,長大了卻做了件那么混賬傷她心的事。或許當時自己也有苦衷,也有不易,但終究沒有抵擋住壓力,作出正確的選擇。
最后媽子給我講了兩個事。一個是,村里有個人自己五十幾歲了還找個三十幾的,跟原配離了婚,跟小三過上了??尚∪强瓷纤腻X,等過幾年他沒錢了,老了,那女的就不要他了。最后他只好回來找原配,請求原配的原諒。另一個是說我們村有個50幾歲女的丈夫死了,又入贅了個,沒想到礦難又死了。然后又找了個入贅的,那個人孤身一人,沒有家,把畢身積蓄5萬多元都給了那個寡婦,表示誠心誠意的要跟她過日子。媽子就說,現在有些人啊,有家的要拆家,外面找小三小四。沒家的千方百計的找一個家。
與媽子這樣的一次深夜臥談是我這二三十年來唯一的一次。我跟媽子說的最多的話是,父母上輩子欠了孩子的債,所以這輩子才對他們掏心掏肺。而媽子說,父母疼愛孩子那是本能,而孩子孝順父母是靠領悟。
只讀過初中一年級的媽子,居然講了那么有道理的話。感謝這次臥談,讓我們母女兩有機會如此的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