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卻? ? 道? ? 天? ? 涼? ? 好? ? 個? ? 秋
? ? ? ? ? ? ? ? ? ? ? ? ? ? 文/ 森 嶼 微 涼
? ? ? ? 詩詞《唐多令》有言曰:“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鼻锼贾械某钋槿f種似乎是古詩詞中永恒的文化主旋律。從古至今,文人墨客論秋的深摯筆調多婉轉凄清而哀傷淺淺,可謂寫盡秋的愁思哀意。
然唯辛棄疾卻獨獨感慨道“少年不識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誠然,秋總是易泛起清清淺淺的感傷,而青春正好,微風不燥,理應“卻道天涼好個秋”,快意瀟灑向秋去,“詩酒趁年華?!?/p>
? ?
? ? ? 秋是一個格外詩意的季節。初秋漸涼,偶有涼風回轉,落葉折半,腳邊的空氣都流轉著“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的清爽 。清秋亦是滿目清新。
在秋天,四處散落的山嶺之上盛放著秋葉的色彩,如畫筆下的叢林一般有著藝術的絢爛,看似寫意其實隨意。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諼天”,秋天的水格外明凈,流淌著舒展寒涼的氣息。
秋天的天格外澄澈,天總是藍悠悠的,又高又遠。
秋天的云格外遙逸,直引詩情到碧宵。
秋天的風格外清涼,自由回旋,漫搖花香葉落。
秋天的我想做一只自在的飛鳥,去聽風里“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般的詩句。
? ? ? 秋是一個充滿畫意的季節?!叭藷熀勹智锷衔嗤??!鼻镉兄癞嬕话愕挠七h意境。
秋風瑟瑟起,秋雨陣陣淋,木葉宛然凋。雨落一滴、兩滴、三滴,滴滴模糊記憶,落葉一片、兩片、三片,片片依稀視線,
輕快地循著落葉,我們似可走進秋這片畫意紛飛的森林,踏葉聲聲響,回蕩起的都若時光里悠遠的曾經。
總之,秋的畫面不只有“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的詩情,更有“一年好景君須記, 最是橙黃橘綠時”的畫意。
? ? ? ? 秋是一個至情純凈的季節。
“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秋總是能無限觸動人們心底對美好的傷逝與感懷,終而讓心回歸于情深純凈處。
歌里如是吟唱秋的季節變幻“夏末秋涼里帶一點溫熱,有換季的顏色?!?/p>
在我看來,秋天惹人感傷,卻在感召人去珍惜易逝的美好。
秋是四季變幻中變化最大的季節,冷暖變化最大,草木變化等皆如是。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秋無法預見下一季的風雪,卻可遇見上一季傷逝后荒涼的美麗。
秋總能讓我們感懷起生命中那些飄忽易散的最初的美好,而濃濃秋思情懷卻亙古不變,總引人回歸去不斷找尋一如人生初見般的清麗純粹,不留歲月的傷跡地,只余一徐清風,一片星光,一絲螢火……
? 秋是一個關乎收獲與希望的季節。
秋有寒夜之涼,也有白日收獲之喜。秋不只是薄涼的,它也洋溢著收獲的豐盈與熱烈。
詩人余秀華在《麥子黃了》中用情寫道“深夜,看見父親背著月亮吸煙一一那個生長過萬傾麥子的脊梁越來越窄了,父親啊,你的幸福是一層竭色的麥子皮”,這給人以忙碌悲涼中又浸沒著淡淡的收獲希望之感。
秋天萬物調零,萬物卻也開始以成熟擊退寒涼秋意,因而到來的收獲之喜悅也總充滿愛意地始于秋。
在秋里欣然等待,忙有所獲,“蕭蕭遠樹流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的秋之悲涼完全彌散也掩不盡它溫情滿滿的一面——秋屬于希望與收獲之中。
? ? ? 郁達夫在《故都的秋》中慨然道“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
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p>
我卻想說,無關何地,可道天涼好個秋,每個秋都來得有詩情,有畫意,有至純之凈,有收獲與希望,悲涼也不顯得盡是悲涼。
“少年不知愁滋味”,少年何知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