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近代以來,有人質疑岳飛、文天祥等民族英雄,說他們是“逆歷史潮流”“阻礙大一統”等等。這種思想上的混亂,源于沒有一種正確的歷史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虛無主義的歷史觀
有些人認為我大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即便一時被“侵略”,終究能在文化上“反同化”,舉出南北朝、清朝等例子,所以認為文天祥等人是愚忠,肯定汪精衛的“曲線救國”等等。
想要評價歷史就要能使自己“回到歷史的當下”,了解歷史人物所處的那個時代。這些人站在后世的立場,否定祖逖北伐,否定岳飛抗金,否定文天祥不屈而死。那么,將來有一天,如果世界大同,他們是否還會否定抗日戰爭?——這是一種典型的歷史虛無主義。
站在宋朝士大夫的角度,當時的元朝就是敵國,蒙古人就是敵人。和我們80年前的抗日,沒有什么區別。是也不是?
“明哲保身”的人生觀
一些文人墨客搖唇鼓舌,搬出孔夫子的“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等,說明“明哲保身”乃是“智者”的選擇。嗚呼!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孔夫子的話,說的是智者不會輕易使自己置身于險地,不會徒手去和猛虎搏斗,要珍愛自己的生命!那么,用這個生命做什么?是去諂媚侵略者,作卑躬屈膝的亡國奴嗎?當然不是!君子珍愛生命,為的是心中的理想,為的是心中的抱負,為的是做心中認為值得去做的事情!
正所謂“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當臨安城破,百官出逃,而文天祥恰在此時奮起抗元。文天祥乃狀元出身,他難道不知道抗元無異于以卵擊石嗎?他難道不知道明哲保身的道理嗎?知其不可而為之,更見其氣節!
自私小我的價值觀
21世紀以來,西方個人自由主義思潮深深的影響了一代青少年,從當時的流行歌曲也能品出一點味道“在我的地盤你就得聽我的”——自由當然是要倡導的的,但是這種個人自由主義發展一旦過頭,就會走向個人中心主義的極端。
現在的青少年中不乏這類思想:只要我覺得舒服,只要我覺得好,其他都無所謂。那些為國家民族做奉獻的人,他們認為那是“傻”。他們不明白的是,人類社會是一個有機體,人的價值必須要在為更多人的幸福而奮斗的基礎上才能實現。否則,人生百年,倏忽易逝,當走向生命的盡頭時,擁有這些“自私小我”價值觀的人,才會發現,這一生,白活了!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文天祥為民族大義而死,他的死比泰山還要重!
“留取丹心照汗青”,歷史上為國家和民族犧牲的一切仁人志士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