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若晴最近生了個男寶兒,剛剛足月,全家上下都挺開心的。但是她發(fā)現(xiàn)當了媽,真的和少女時代不可同日而語。每天睜眼都是為著孩子的事兒轉(zhuǎn),一天24小時好像比以前短了許多。
想想少女時代的日子,隨心所欲干自己喜歡的事兒,周末還能睡懶覺。這一切到了當媽媽這會兒根本不可能了。她在一家私企上班,產(chǎn)假也就四個月,眼看著今年很快就要回歸崗位,越發(fā)焦慮起來。
若晴擔心家庭事業(yè)兩頭都顧不好,孩子還這么小,自己肯定大把時間是花在他身上。這個樣幸福又焦慮的想法,很多職場媽媽應該都挺頭疼的吧?
有這樣一本書,就是專門為職場媽媽解決時間管理問題的。江嵐和韓老白老師在《給自己一小時》中這么說道:“我們并不是通過節(jié)省時間來創(chuàng)造想要的生活,而是先創(chuàng)造想要的生活,然后時間就自動節(jié)約了。”
為什么有的媽媽三頭六臂,還能有閑暇時間優(yōu)哉游哉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兒呢?區(qū)別就在這兒。這類能做到優(yōu)秀時間管理的媽媽,非常重視自我的時間。因為太忙了,所以她們更加絞盡腦汁想著,怎樣才能把一分鐘掰成3分鐘過。
江嵐和韓老白老師就是這樣的媽媽,她們在職場中游刃有余,顧好家庭的同時還節(jié)省了很多時間進行自我精進。這本書也是她們在百忙之中“擠時間”完成的,可見這個秘籍,只要用好了,一年就能省下365+小時專屬于自己的時間。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兩位老師在管理個人事務和時間安排上,都有哪些訣竅吧。
一、給自己的時間分類
首先,你需要仔細觀察并記錄自己的時間分配,把活動時間按“固定”和“變動”區(qū)分開來。
我們往往感覺一天過得很快,又什么也沒做,就是因為對時間缺乏感知能力。
記錄并分類時間的方法能夠放大我們的時間分配,看看在不同的時間塊中,你能夠做什么樣的優(yōu)化或者分解。
打個比方,每天的睡覺、吃飯、親子陪伴,就屬于固定的時間。這些時間是必須要支出的,且比較穩(wěn)定,也已經(jīng)形成了你自己獨特的生物鐘模式。
想要在這些時間上去做調(diào)整,靈活性會比較差。當然你可以選擇晚睡或早起,來增加時間塊。但從短期來看,身體可能會有一段時間適應不了。
所以我們要優(yōu)化的主要是變動的時間,比如做家務的時間等等。有的媽媽比較累,每天要照顧一家子的飲食起居,三餐都不落。
往往她們花在做飯的時間就要超過三個小時,像這樣的時間其實是有很多優(yōu)化的方法的。
總之,第一步我們要選取一個固定的周期,比如一周,來記錄看看“時間都去哪兒了”,并把活動的時間屬性分類清楚。
二、構(gòu)思時間安排
當你記錄下自己的活動軌跡以后,也許會驚訝的發(fā)現(xiàn),原來我有那么多時間用在了娛樂上!或者躊躇滿志地覺得,好多變動時間都是可以合并優(yōu)化的嘛!那是不是可以把好多想做的事情都排上了?
先別過度樂觀,我們一起來看看可能調(diào)整的時間都應該如何分配。
你需要先問問自己,有了閑暇的時間,最想投資的事情是什么?這個目標不能是一個清單,只能是短期內(nèi)的唯一一個。
比如你想在孩子3歲之前給予最高效充分的陪伴,那就全身心的投入這個事業(yè)。閱讀育兒相關(guān)的書籍,幫孩子打好語言基礎等等。
如果你既想帶好孩子,又想完成自我精進的事情,類似于考個證什么的,那么這兩件事情就會常常打架,反而會對自己的能量產(chǎn)生內(nèi)耗。
所以,在構(gòu)思時間安排的時候,我們要只專注于近期想要達成的目標,進而再去做任務的拆解。
三、搭建時間資源
第三步,你需要對你的變動時間進行調(diào)整,然后動手執(zhí)行。像剛才我們說到的做飯時間的優(yōu)化,就可以想想合并時間的方法。
三頓飯做起來非常耗時,主要是因為備菜、做飯、整理的工作太繁瑣,而且其實每一次做飯,都會有一個“啟動時間”。如果能把一天中2頓飯集中起來,比如午飯和晚飯一起做,就可以省下不少時間。
日本很多主婦也是通過便當盒的方式來集中處理一日三餐,有的甚至會選擇適合儲藏的菜式,一口氣做好3天的飯。我們可以借鑒這種方式,根據(jù)自己的需求來做調(diào)整。比如早餐學會偷懶,前一天晚上選擇預約煮粥,或者選擇安心健康的外賣早餐,然后將午飯和晚飯集中起來完成。
用這樣的方式,至少可以省下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時間。
而想讓自己能有更多的機動時間,最重要的還是我們要適當“放權(quán)”,不要事必躬親。有條件的可以把家務外包給家政服務,或者請家里的長輩幫忙。當然,也需要丈夫幫忙分擔一部分的家務和育兒責任。
能夠交給機器來完成的工作,比如利用掃地機器人、洗碗機、烘干機等等,也能為我們節(jié)省不少時間。
總之,識別出變動時間以后,我們的優(yōu)化方式可以是合并和放權(quán)轉(zhuǎn)移。
四、復盤調(diào)整
最后,實施了新的時間規(guī)劃以后,我們還需要接著對自己的新動向進行觀察,也就是回到第一步。
這個閉環(huán)能夠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需求,不斷優(yōu)化時間分配,充分地體會掌控感。當一個人能夠自主地分配并優(yōu)化時間管理,就會從中獲得成就感。這個時候,內(nèi)心的能量就會非常充盈了。
在這本書中,作者從職場女性的視角出發(fā),給出了很多親子陪伴以及個人時間管理的建議,非常值得處在焦慮期的媽媽閱讀。也希望每一個媽媽,都能充分享受自我,給自己留一片“自私”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