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時代愛看的讀物之一便是《青年文摘》。常常由班里某位同學買來,然后全班傳閱,往往從前排傳到我手里的時候已經是一個星期后的事了。課堂上打游擊似的翻閱現在想來也是讓人不由得唏噓。
看過的大部分東西都已經原原本本的還給了時間,唯一印象深刻的是一個筆名叫一路開花的作者所寫的——《名人之毒》。具體的內容自然是記不得特別清楚了,但當我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還是頗為震驚。作為一個高中生的我當時無法去探究這樣一篇文章背后所蘊含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深意。因為我時時刻刻都是受著榜樣的力量,模范的熏陶以及名人的勵志。
時過境遷,高中畢業到現在。自己也經歷了不少曲折與坎坷,猛然回想起來當年那篇名人之毒,不由得心中深感認同。當今社會形形色色的名人,也可稱之成功人士。其中一部分在很多公共場合都會鼓吹自己的那一套,會告訴世人怎樣去做就會成功。似乎在他們看來成功都是有固定的方式一樣,到處巡講,宣揚自己的成功之道,出版各類成功學的書籍。我記得我有個同學就特別崇拜當時的陳安之,幾近癡迷!現在回想起高中母校于高考前夕花幾萬塊錢為我們請來所謂的名人,為我們指點迷津,無怪乎也是如此。
不可否認名人取得了成功,我們沒有理由去質疑這樣或那樣的成功。但是作為一個獨立而又完整的人是不具有可復制性。竊以為作為名人,并不是向世人傳述成功之道,而是在自己的位置上以對于成功的一種渴望跟堅持的精神去感染更多的人。我們的教育體制更多的是叫我們怎么做,但忽略了教我們如何去做。每個人的生活環境跟性格習慣都是不盡相同,又如何能按照別人的方式復刻別人的成功!都說苛政猛于虎,名人之毒卻卻不亞于苛政。
名人者不荼毒。最后借用北大迎新專刊上的一句話與大家一同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共勉:?現實者不功利,理想者不空談,仁愛者不軟弱,剛直者不偏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