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說,明年開始,年就定在雙峰過了。再也不兩個城市間往返跑了。
人老了,是落葉要歸根嗎?
想起他們耗盡下半輩子的精力,財力,在老家起了個2層半的房子,只是為了“百年之后有個地方擺”,我就哭笑不得。
可是像我父母這樣的人,農(nóng)村里比比皆是。他們大都年輕時離開故土,年老了,又返回家鄉(xiāng),在父母留給自己的宅基地上砌起嶄新的小洋樓。可是他們的子女不可能長久在家鄉(xiāng)陪伴,所以這些老人還要不定期的在兩個城市間往返。
房子一幢比一幢漂亮、豪華!有的房子,起好后,卻不得已長期空置。一年到頭,住不了幾天。
可是,似乎很多人對于建房子樂此不疲。我那在老家呆了一輩子的干爹告訴我。他的一生里能說的出的事情就是建房子。年輕時,一結(jié)婚就面臨和父母分家過日子,于是,燒土,徒手砌了一幢黑瓦黃泥土房子。屋內(nèi)地面,疙瘩遍地,沒有一處平地。頭頂還不時是,屋外大雨,屋內(nèi)小雨。
后來,物質(zhì)充裕,條件好轉(zhuǎn)。又開始燒紅磚砌水泥磚房。外墻還鋪了瓷磚。屋里刷白了墻壁,裝上了電燈。到了晚上,房間里亮堂紅火。
再后來,也就是這兩年,干爹又閑不住了。覺得房子落伍。又想推倒重建。可一算賬,材料加人工,不花個五六十萬,這房子就跟不上形勢。這么一大筆錢,干爹的子女,都反對。最終干爹妥協(xié),于是,樓頂修修補補,廚房翻新弄了個一體式廚房,又加了兩個車庫,裝了電閘門。等全部弄完,一算賬,好家伙,二十三萬。
我以為干爹這輩子的大事全都做完了。
可當(dāng)我問他時,他笑著跟我說,他還要把已經(jīng)廢棄了十多年的豬圈再檢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