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說:你不上班,不用起早貪黑,全天在家,待待孩子,煮煮飯,洗洗衣服,有空的時候還可以出去逛街,購物,你還想怎樣?
女人說:我的青春全部都給了你,年紀輕輕就在家煮飯洗衣待孩子,人生微乎其微的價值體現在何處?我可以是一個職稱的妻子和母親,卻沒能擁有一份完整的人生……
二孩時代,是全職媽媽層出不窮的時代。一孩剛到三四歲或者小學一二年級,二孩呱呱墜地了。不要再去奢求孩子奶奶會繼續一心一意心無旁騖地繼續幫你待二娃。理由當然是也是一大堆的:身體上的,環境上的,又或是被大娃給折磨的……她能安心地幫你把大娃待好已經算不錯。還有的情況是,既然順利地接手了二娃的任務,那么大娃也可以順理成章地一并看著。于是乎,大娃上學,二娃家叫。老公只有下班以后才可以施以援手,而常常加班的他,還要你兼顧地考慮一下他什么時候下班,回家以后要不要加餐。而在獨自一人面對孩子們的哭叫聲,心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了。
我希望自己是有一個夢想的女人。在職場奮斗的N年中,積累了豐富的戰斗經驗。工作可以是平凡的,人生或者并不圓滿。在工作的忙亂中,我有一種充實的感覺。人生除了愛情,工作是體現人生價值的一種導向。我并不認同于女人在家待孩子是天職的說法。這種陳辭濫調適用于古代三從四德的女人們。現代女性,經濟獨立,思想個性,不必依附于男人,甚至比男人過得更加活色聲香。為什么生完孩子,一切都變味了呢?
退出職場,在家待娃,實是不得己而為之。隨著從職業女性到全職媽媽的身份的轉變,心態似乎也從從前的冷靜從容到現在觸一發而動全身。好似惡作劇玩偶,一打開盒子,彈出一個扮著小丑臉的拳頭。在看到孩子耍橫耍潑的那一瞬間,心里仿佛跳出無數個拳頭了。
人,在一種環境中生活久了,改變是必然的。當你不必再為了生活和理想而奮斗,而每天想的就是孩子的衣食住行的時候,你已經可能不記得夢想是什么樣子的了。你可能甚至都不太記得大學時班上每個同學的模樣了。當你無意間看見了你的畢業照,看見年會上的照片,看見獨自在雪山上的照片的時候,你會不會輕輕地咬著嘴唇說,哦,回不到過去了。而你覺得你現在的生活是好還是不好呢?當夢想艱難地照進現實的時候,你告訴你自己,那是好多好多年以前的事情了。我的孩子正慢慢長大了,我已經老了。
不是人老,只是心態變老。你不再為了夢想而執著打拼,不會為了心里的滿滿的抱負而徹夜不眠。不能讓你安眠只是因為孩子的哭鬧或者是和老公的嘔氣。在婚后和有了孩子以后重拾夢想,并不是艱難,而是你走不出你已經習慣的生活怪圈了。
在將來的某一天里,因為某種不得己的原因,在賦閑了三至五年后,你重新踏上了職場,你會發現周遭的一切,早已經和你原來工作時的完全不一樣。其實什么都沒有變,變的只是你自己的心態,你已經無法適應職場的生活了。能夠重新開始新的工作已經是很幸運的了,夢想與打拼還是等你調整好了心態以后再說吧。
女人和男人同樣養家,而女人為家庭付出的卻是自己的一生。男人只是掙錢養家,看孩子似乎只是兼職而己,而女人除了工作,看孩子卻是第二職業。為了更好地照顧家庭,為了更好讓男人掙奶粉錢,女人不得不放棄自己所喜歡的事業,全心全意地待孩子。等到孩子大了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最佳的就業年齡已經錯過了。職業女性,仿佛和自己從來都沒有發生過什么聯系。
全職媽媽其實是一個光榮的職業,托起的是自己和祖國的未來。雖然無法讓國家為你做什么,可是自己一定要做點什么。簡書里有很多寫文的全職媽媽,待著兩個孩子,大晚上的還要擠出來時間寫作。寫作,掙不了錢,可是他們有想法,有比普通人更多的體悟。他們也需要傾述。在個人的時間和精力被大量擠占之余,他們的所思所想似乎都顯得彌足珍貴。而在簡書里的寫作,似乎也成為夢想的另一種表達方式,也成為個人價值的另一種體現。
夢想,會有重新照進現實的那一天。全職媽媽們,加油吧!
無戒21天日更寫作訓練營? 第1天? 晴空下的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