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考改革的變化:
1.知識立意到能力立意;
2.考評價工具到全面育人載體;
3.解題到解決問題;
4.以綱定考到教考銜接。
二、新中考
以前:考什么,教什么,學什么。
現在:學什么,考什么。
三、新要求
1.基礎評估:立德樹人,課標落實,能力考察,整體難度,科學規范。
2.重點評估:多維細目表,試卷合理性、原創性、研究性、綜合性、開放性,情境創設。
3.試卷存在的普遍性問題:
記憶性知識較多;
情境不真實,表達不簡練,與任務不關聯;
結構水平不平衡,高階能力考察水平不高,能力測試碎片化;
探究性、綜合性、開放性試題比例偏低。
四、提高試題質量的思考
1.落實以標定學,以學定教原則,清除應試心理、行為和紅利;
2.發揮考試的激發學生內驅力、改變學習方式的促進作用;
3.探索形成考試評價與學生核心素養形成相一致的命題理念與實踐;
4.探索形成基于素養水平潛能發展的學生分類教學。
五、命題的基本原則與要求
1.三個堅持
立德樹人,依據課標,引領教學。
2.四個關鍵
指向核心素養、貼近學生生活、激發學生思維、緊密聯系實際。
3.六個特性
綜合性、探究性、開放性、導向性、時代性、靈活性。
4.七個原則
此杜絕死記硬背、機械訓練性質的試題;
知識必須與應用情景相聯系;
成題不得進入試題;
試題背景必須是學生熟悉的;
解決實際問題題目不少于 50%;
開放性題目不少于30%;
創新性題目不少于30%。
5.七項基本要求
強化試題政治性審查;
嚴格按照課題標準命題;
科學設置試卷難度;
合理設置試題情境;
發揮課程育人作用;
確保所有試題原創;
嚴格規范試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