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同樣的感覺,每個月或者定期就會出現自我特別低迷的一種狀態,就像是大姨媽一樣,周期性復發,躲避不開。這種低迷的狀態會給你帶來消極的影響,不安、憂愁、抑郁甚至是狂躁。
這是什么原因呢?我覺得每個人身上都存在著一個正負磁場,我們每天面臨來自于工作生活以及社會附加的各種壓力,這些都在消耗著我們的正能力,當正能量低于負能量時候,消極的情緒就產生了。
面對這種時不時來襲的負面情緒,不要抗拒,越是抗拒反作用力會越大。
我們要去探索可以讓自己獲得正向能量的方式。
大哭一場、狂吃一頓,或者喝的酩酊大醉,都不足以獲取足夠的正向能量,這只是讓你把壓抑不住的負能量釋放出來,但是并沒有產生足夠的正向能量達到新的平衡狀態。
真正的獲取能量,是需要一種可以修煉心性的方式,需要我們自己去發掘,像我,有一些方式,抄寫心經、做一桌美食或是一場深度的旅行等等。
從筆尖獲取力量
我會定期的抄寫心經,但是我在之前會做很多準備工作,把家里打掃的一塵不染、洗干凈手,鋪好宣紙,放好筆墨紙硯,點上香薰,放讓人放松的音樂,關掉手機,隔離掉一切干擾,讓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做到高度的專注,從一筆一畫中感受安靜帶來的力量。
做飯的人生哲學
其實烹飪美食,也是自我治愈的一個過程,沉浸在廚房的煙火之中,慢慢的洗,慢慢的切,慢慢的把一些獨立的食材變成桌上的一碟美食。我一般一做就是3、4個小時時間。
做飯這事情急不得,炒菜要剛好的火候才好吃,不足或者過了都不行;煲湯,更急不得,你的時間夠久才能有一鍋美味又營養的湯。
生活用最平凡的事情教會你人生的哲學,這個過程中慢慢磨練自己的心性,積攢力量。
從旅行中獲取原始的力量
我愛旅行,定期就要出去走一走,去沒有去過的地方,暫時離開自己久呆的圈子,讓自己的磁場流動起來。
而真正積攢力量的旅行,我一定會選擇自己一個人,充分的獨處,充分的讓自己思考,不受任何因素的影響,讓自己放空,
旅行地一般會選自然風景很好的地方,大自然會給我們力量,我們從自然中而來,也必將最能從自然中獲取最原始的力量。
上述是我自己的一些方法,除了這些我們還要保持一種不斷能夠給我們力量的日常行為或者習慣,我覺得很重要的兩點。
第一,不斷的自我學習;
通過不斷的學習,提升自我的認知和格局,這會大大的提升你由于壓力等因素消耗正向能量的速度。
第二,感知和覺察能力;
在心理學診斷上,是否具有自我情緒覺察和感知能力,是評判心里疾病重要標準之一,我們要具備感知和覺察自我情緒變化的能力,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除此外,我們要培養感知和覺察“美”的能力,能夠時刻從生活中感受到美好,他可能是早春開出的花,他也可能是地鐵上陌生人借給你10元現金的信任,也可能是家人的一句關心。
通過降低感知美的“閾值”,提升自我生活的幸福感。
易經中所說陰陽平衡萬物生,中國人幾千年的人生哲學,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都在用一生去學習到底什么是:inner peace。
謹以此文獻給有同感和同樣思考的同學,這條路可能要走一生,我們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