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酸甜苦辣,書中自有滋味——感謝關注“四味書”
中國范兒到底該是一種什么樣的姿態?
如今,我們可以驕傲的說自己是泱泱大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國是大國,民呢?
所謂愛國,不能盲目的自大,也不可一味的自卑,冷靜客觀的認識到自己的強與弱才是理性的愛國。
有幸讀到一本書,美國作者明恩傅寫的《大國與小民》,看看一個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和中國人是什么樣。常言道,“旁觀者清”,或許在別人客觀的評價中,我們能找到自己的一些影子。
此書,是美國總統羅斯福最喜歡的枕邊書,魯迅、林語堂、柏楊也深受其影響,西方人看中國的權威經典。
作者明恩傅是一個在中國生活了三十多年的美國傳教士,他的著作有《中國人的素質》、《中國在動亂中》等,很多人讀了會心生反感,但是1906年,他向美國總統羅斯福建議,將清王朝支付給美國的“庚子賠款”用來在中國辦學校,這直接促成了后來清華大學和協和醫院的建立。
該書所寫的是一百年多年前國人的性格特點,看看今天能否對號入座?
1.做戲愛面子
2.節儉求便宜
3.辛勤任勞苦
4.客套規矩多
5.時間觀念差
6.差不多就行
7.容易生誤解
8.委婉不坦率
9.靈活又古板
10.糊里又糊涂
11.啥都能承受
12.輕視外國人
13.缺公共意識
14.太循規蹈矩
15.吃得苦中苦
16.頑強易生存
17.萬事忍為上
18.知足信天命
19.百善孝為先
20.行善有私心
21.缺少同情心
22.氣盛易爭鬧
23.連坐擔責任
24.多疑互猜忌
25.撒謊無信用
26.進廟就燒香
27.自強先立德
這本書,描寫的是十九世紀中國的現實和中國人的性格特征,觀點客觀犀利。可能有人會說,“外國人也有這樣的人啊!”,說實話,看到文中批判劣根性的一些敘述,小編也是心生反感,并對作者“我們盎格魯撒克遜人”自豪稱謂頗為不爽。
但是,仔細想想那個時代,我們的國家確實是殘破不堪,而且作者也沒有要貶低中國人的意思,從他的行為也不能否認其誠意,更何況,“面子”、“孝道”、“勤儉”、“忍耐”等依然流淌在如今中國人的血液中。
其實應該慶幸,慶幸這個時代能看到這樣的作品,慶幸有一段過去讓我們能夠回顧,它能讓我們看清自身的缺陷和弱點,性格和美德,從而走好未來的路!
魯迅先生最想讓他關注了一輩子,怒罵了一輩子,擔憂了一輩子的中國讀者看一本什么樣的書,這本書里可能就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