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于自己的事情,不要被其他的事情所干擾。
這是一句看起來太不起眼的一個道理。我們都太熟悉了。
正是這種眾人皆知的簡淺道理,也最容易被我們忽略。
七月初開始寫作,每天堅持寫,有成文的,也有隨筆寫幾句。但是只要是自己寫出一篇文章的,向幾個專題投稿的,都會不時的看看簡書的消息提醒,有沒有過首頁啊,被幾個專題收錄了啊。被拒了心有疲累,通過了精神振奮。
隔一段時間看看閱覽量有沒有增加,有沒有人喜歡了我的文章。突然被人打賞了一下,興奮到天上了。(后來才知道是好朋友打賞的)
寫作的人沒有一個不想看到自己的文章受人好評,于人有用。多看看這些消息也是人之常情。這大概是我們這一群剛剛在簡書寫作的人真實寫照吧。
可這樣下去幾天了之后,我發覺有點不對勁了。我每天花在看簡書消息的時間甚至比寫作的時間還要多。這就很尷尬了。
每天花費大量時間用在過沒過首頁,被多少人喜歡了(話說至今為止才得到了14個喜歡,還恬不知恥喜歡看這個),對我自己本身寫作水平而言,根本沒有任何幫助,完全在浪費時間。
我卻一直本末倒置了這么久,簡直細思恐極。
之前還寫過一篇文章,想強行靠標題吸引人,花費了大量時間想著如何把標題寫的勁爆,寫出了一篇《我眼前是一篇花花綠綠的避孕套》強勢投稿,文章是寫關于大學生性方面的一些見解,可是寫的極其膚淺,所投專題被全部退稿。
現在想想,真是可笑的了。成天拐彎抹角的想著怎么上首頁,怎么過稿,怎么獲得讀者喜歡,怎么閱覽量更多,這些根本就不是一個作家應該考慮的問題。而我只是一個偽文藝愛好者,更就別操這份心了。
成天想七想八,不如好好看看別的簽約作者的作品,從中學習他們的文字,排版,內容深度。不如拿起名著好好看看書,加強大腦知識儲備,寫作輸出的時候腦子里才有東西。
只想著取悅讀者,太在乎過沒過首頁,有多少喜歡對于作者就是一種負擔。許多知名的作家在獲得國際性重大獎項之后,再無好的作品面世,這是因為名聲,地位,金錢種種原因讓他不能再回到以前自己啥都不是的時候,再不能一根筋只寫自己歡喜的作品了。
想沒經過任何積累就成為簡書簽約作家,想剛剛才寫了幾天的簡書就獲得大量的粉絲,想每一篇文章都獲贊成百,獲贊上千。這是一個現在只有15個贊,有幾個是朋友點的,有幾個是自己點的初級作者該想的事情嗎?
一分耕耘尚有可能沒有一份收獲,更別說你鋤頭才拿起來,就想收獲滿目稻花香,是不是太天方夜談。
活出生命的意義中有句話:不要只想著成功,你越想成功,就越容易失敗。成功就像幸福一樣,可遇而不可求。它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產物,是一個人無意識地投身于某一偉大的事業時產生的衍生品,或者是為他人奉獻時的副產品。幸??倳蹬R,成功也同樣:常常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別再關注文章過沒過首頁,收獲多少個喜歡了。這本不是一個作家應該太過在意的地方,也太過損耗自身精力和時間。低下頭,一門心思的感受寫作的快樂,寫出高質量的文章才應該是我們的追求。
用一句我的個人介紹做結尾,愿自己能一直歡喜的寫下去。
草在結他的種子,風在搖他的葉子。我就這樣寫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