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讀書都有過這樣的感覺,就是覺得書中的干貨太少,看完意猶未盡。這本書卻恰恰相反,它不但囊括的方面極廣,且分類也更細,內容也更客觀。滿滿的干貨,并且有很多心理方面的專業術語、名詞。
這本書購于2015年,從這本書可以想見我當時的求知欲有多么強烈,但是欲望有多豐滿,實現起來就有多么骨感,這么專業的書籍,如果沒有一定的基礎知識支撐,空有大大的決心,那肯定是決心越大,壓力越大,造成的反彈越大,放棄的也就會越快。
因為第一次拿起這本書時,所制定的目標與讀書體會方面不太好,導致后來再也沒碰過它,所以這次再看時,我對它及自己有清晰的定位,只就自己有興趣的幾個點去讀,比如睡眠與夢境、記憶、判斷決策、情緒、心理應激、人格特質這幾點。
睡眠與夢一直都是我非常關心的話題,記得幾年前想考心理咨詢師時,還想圍繞夢寫一篇論文呢,就是因為它與生活息息相關卻又那么神秘。
從小到大,我們對自己做的,別人做的夢都非常好奇,總是企圖從夢中發現什么,甚至是得到什么預言。
小時候經常聽媽媽說,夢里都是反的,且在太陽出來以前把夢說出來,夢就不靈了。我也不知道要靈什么,不靈什么。反正就是傻傻地照著做。后來有了網絡電腦,就學會查周公解夢。
再后來上學知道了有一個叫佛洛依德的人專門研究過夢,巧的是剛找了找書柜,恰好有本佛洛依德的《夢的解析》,下周就讀它了,更近一步探索夢的秘密。他相信夢是有所指的,將夢中象征看作強烈的、無意識的、被壓迫的愿望的符號表達。
他與我們中國解夢的方式恰恰相反,我們習慣上會認為夢是對做夢者以后方向的指引。相同的是我們都會把固定的某種東西去代表什么含義。比如我們習慣把夢到魚,代表將要發財,佛洛依德把夢中的房子代表女性。
但更多的研究者認為,夢的內容表現出與做夢者清醒時所關心的事情,有著極大的連續性。更受著心理及身體上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