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隕落
2008,兩部美國大片——《鋼鐵俠》和《無敵浩克》在全世界刮起一股超級英雄狂潮,票房達5.67億美元和2.28億美元。這兩部大片的橫空出世再次勾起了人們對漫畫歷史上那些超級英雄的記憶,從此漫威電影一發不可收拾。
蜘蛛俠、神奇四俠、X戰警、夜魔俠……當然也包括鋼鐵俠和綠巨人,這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都與一個人息息相關。他就是被尊為“漫畫之王”的斯坦·李。
據FOX新聞網報道,斯坦?李當地時間12日,在好萊塢希德斯-西奈醫療中心辭世,享年95歲。一生客串了42部劇的漫威之父斯坦·李,就這樣向漫威宇宙告辭了。
在地球的另外一邊,金庸的葬禮在香港剛落下帷幕。金庸跟斯坦李,一個代表著東方的武俠世界,一個代表著西方漫威宇宙,都在現實世界里離開了。
盡管斯坦·李不停出現在漫威的各種電影中,但過去一年,95 歲高齡的他一直在與疾病戰斗。他患有肺炎并伴有視力問題,今年還因突發心臟病在家中病倒,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
此時正在公映的《毒液》中,斯坦·李牽著一條狗在街上走……
你能相信嗎?這一面,竟是諸多漫威迷與斯坦·李的永別。
成長機遇
斯坦·李原名斯坦·李·馬丁·利博,1922年出生在紐約的一個小公寓里。他的父母都是來自羅馬尼亞的猶太移民,父親是個裁縫,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發生經濟大蕭條后,就只能零星地攬點活干。
1939年,16歲的斯坦·李從高中畢業。在舅舅羅比·所羅門(Robbie Solomon)的幫助下,李成為了漫畫出版商馬丁·古德曼(Martin Goodman)公司部門及時漫畫(Timely Comics)的助理,周薪是8美元。
(青年時代的斯坦·李)
1941年,斯坦·李生平第一部作品問世,它就是《美國隊長》系列漫畫的第三部。斯坦·李負責填寫內容,漫畫由別人來畫。他開始第一次使用筆名"斯坦·李"。
就在他的作品問世的同一年,總編喬·西蒙因與老板古德曼發生了沖突,西蒙和他富有創造力的伙伴杰克·克比離開了及時漫畫。于是,出版商古德曼正式任命不滿19歲的李為及時漫畫的見習編輯。
沒想到這個年輕人在漫畫行業展現出驚人的才華,隨后擔任著公司漫畫分部的主編和藝術總監職務。1972年,他接替古德曼成了出版社的發行人和董事長。
客串經歷
斯坦·李"客串"出演超級大片的生涯,始于1989年,他第一次在電視電影《無敵浩克的審判》中客串露臉,2000年,他又客串出演了《X戰警》。
在接下來的將近 30 年的時間,斯坦·李成為了漫威電影中的"最大彩蛋",相繼客串出演了《超膽俠》、《綠巨人》、《蜘蛛俠2》、《神奇四俠》、《X戰警3》、《神奇四俠2》、《蜘蛛俠3》、《鋼鐵俠》、《無敵浩克》、《生活大爆炸第三季》、《鋼鐵俠2》等影視作品。
從此,只要是漫威電影,影迷就會把尋找斯坦李當做電影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彩蛋。盡管斯坦李的個人生平以及他與漫威之間的關系爭議頗多,但這并不影響他成為漫威的一個標桿性符號,成為毋庸置疑的"彩蛋李"。
漫威革命
漫畫的白銀時代伊始,DC漫畫公司編輯朱利厄斯·斯瓦特(Julius Schwart)復興了超級英雄題材的漫畫故事。他的升級版漫畫“閃電俠”以及后來的超級英雄團隊“美國正義聯盟”發表后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另一邊,李開始賦予超級英雄們人性的缺陷。在此之前,大部分的超級英雄是轉給兒童看的,屬于極其理想且完美的形象。李引筆下的英雄都具有人性的弱點,他們有壞脾氣,也有些憂郁和虛榮心,擔心和朋友出去吃飯會由自己買單,甚至偶爾會得一些小病。這些缺陷反而讓漫威英雄更加有血有肉,受人喜愛。
(讓眾網友淚目的送葬圖)
李曾經說過,當他剛開始投身漫畫事業的時候,人們都認為漫畫只是小孩子的玩意。他自己也一直想有一天要寫一部偉大的小說,而不只是成為一個畫漫畫的人。
也許李最終沒有如愿成為一個偉大的小說家,但是他的漫畫突破了歷史局限,具備了一般小說都所未能抵達的深度與廣度。
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DC重塑超級英雄的光輝形象后,60年代末期又進入了創造力的干涸期。那時漫畫有一群新的觀眾,而不僅只是傳統上讀漫畫的小孩子。
漫威開創了漫畫故事創作的新方法,敘述了更加嚴肅的主題,同時還保持和增加了青年閱讀者數量,并擴寬了除青年之外的閱讀人群。他堅持在漫畫中放入復雜的情節、學院級的對話、科幻小說的內容、還有諷刺成分,甚至加入哲學,引領當代漫畫風潮。
斯坦·李的漫威漫畫革命,延伸到了角色和故事脈絡之外。漫畫不僅贏得了讀者的首肯,而且建立起了讀者和漫畫家相互共存的概念。李會在每個故事的展示頁加上一張卡片,上面不僅有寫作者和畫作者的名字,而且還有印刷人和書寫員的名字。
整個60年代,以多次編寫更新的漫威系列漫畫為旗幟,李引領了漫畫創作的藝術導向。他調整了字母頁,編寫了“斯坦的肥皂盒子”(Stan’s Soapbox)這個每月專欄,以及寫了很多沒有結局的推廣副本,同時還以自己的標志短語“精益求精!”(Excelsior!)來簽售(這同時也是紐約州的箴言)。
為了合理分配工作負擔,又同時能趕上截稿日期,李采用了相當成功的工作程序通常。李會和漫畫家們一起進行一場頭腦風暴,準備一個大綱,漫畫家們會畫出板對板的故事敘述方式,來填充上分配好的數字頁。在畫師們進入鉛筆頁的階段,李就會寫對話泡泡和標題。這種系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導致李漫畫中著作權的分配頗受爭議。
在1971年,李對漫畫審查制度的改革起到了間接影響作用。美國健康教育和福利委員會曾經提議寫一個關于吸毒危害性的漫畫故事。李在“不可思議的蜘蛛俠”第96-98卷上構思了三期的輔助情節,彼得帕克的好友變成了癮君子。然而,漫畫準則管理局拒絕該書的發表,他們認為這些反對毒品的內容和整個故事不相關。
李覺得政府的提議是對他的信任,便未經官方許可就直接出版了那個故事。漫畫大賣,漫威漫畫也贏得了關注社會事業的贊揚。漫畫準則管理局隨后放寬了對毒品的負面描寫的規定,也包括其他方面的限制。
李還支持用漫畫故事刻畫對現實世界進行社會評價的標準,這通常和種族以及偏見有關。“斯坦的肥皂盒子”除了推出將發行的漫畫故事這個項目外,還會發表一些關于種族歧視,偏執和偏見等議題。
永無終點
斯坦·李成了漫威漫畫公司的標志和公共形象。他出席全美的漫畫會議,在大學演講,出席專業的研討會……
2010年10月,李的SLG娛樂公司和保衛者娛樂傳媒(Guardian)在“防衛工程”合作為全國曲棍球聯盟作了超級英雄吉祥物。
2011年8月,李宣布支持“老鷹出生”(Eagle Initial)計劃,這項計劃旨在尋找漫畫界有潛力的新人。
2012年,李宣布他和科密卡茲博覽會創始人、CEO雷吉納·卡皮納利的合作關系。科密卡茲博覽會是洛杉磯最大的漫畫博覽會。
我們可以看到,斯坦·李的一生都是在忙碌著的。他說:“我不知道什么叫退休。大多數將要退休的人都說:小子,我至少能做我一直想做的事。而我不是正在做我要做的事嗎?所以,我永遠沒有終點。”
難道今天會是斯坦·李的終點嗎?
百度百科的“斯坦·李”詞條一片暗黑,全世界的新聞媒體、讀者影迷卻都在悼念他。《毒液》還在熱映,我們知道,超級英雄電影還會繼續,只是彩蛋李不會再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