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總是這么千奇百怪的,想法也是那么天馬行空,我們時常都會去感悟,生活不如意,工作不順利,各種莫名其妙的情緒占據你的大腦的時候,我們都會去感悟自己的人生,但你說有用嗎?我曾見看到過一個關于人生感悟的帖子,講的是感悟最無用,無用嗎?我看也不盡然。
感悟對人來說,是人性使然催促,同時也是一個高級動物的思想升華,因為不管怎么說,你只要去感悟,就證明你在帶著思想去活著。不管你是和朋友扯未來,還是裝文藝,還是自己的感慨,這都是一種常態,感悟說白了就是對自己生活的一個看法,但是加上一些事實論證,它就是一個道理。父輩說過一句話,人不管怎么忙,怎么成功,都需要回頭總結自己,在我看來,這就是對自己的負責。感悟對人來說,即使達不到讓人總結的意思,但也不會讓你毫無所獲,起碼你對你自己的行為也是一個思想上的認知。我從一個朋友身上看到了一種無力感,他不道,我也不說,其實都明白,他說對我有一種新的認識,就是因為我的感悟,觸動了他心里的最后一絲防線,其實換句話來說,他的那種無力蒼白,也是我所面對的。人生不經歷絕望,哪來的希望,他是那種不輕易敞開心扉的人,我怕他會繞在自己的感悟中,感悟是一種常態,更是一種病態,感悟自己,同時也要去把這點心思,放在陽光下暴曬。我慶幸自己,慶幸自己有文人的騷情,也有武人的急躁,同時也有普通人該有的普通;我的這種慶幸同時也可憐,一種隨波的悲哀,一種秋風掃落葉的悲涼;
人自打呱呱墜地開始,就是孤獨寂寞的,同是也是可悲的。想到這,就不得不提一個人晴雯(《紅樓夢》中人物,金陵十二釵又副冊之首,賈寶玉房里的四個大丫鬟之一,雖是丫鬟,但在寶玉房里過得千金小姐的生活),看到晴雯的結局,其實這何嘗不是當代人的縮影,在紅樓夢中就說過:有一種人上不能為仁人君子,下不能成大兇大惡。生在富貴人家就是情癡情種,生在清貧人家就是逸士高人,這也就是所謂的“風流”。其實在這個我們始終也跟不上的社會,我們何嘗不是這種人,不肯讓別人同自己擁有相同的價值。我們愿意隨心所欲,自我中心,但眼界一直在“我”之中跳不出去。性情高傲,不愿被人作踐,可是卻言辭犀利,不停作踐他人。不把自己當一個苦力,卻不允許其他人有著與自己同樣的想法。其實不是這類人的問題,是社會容不得天真。
扯這么遠,我都只有一個目的,感悟不管怎么樣,和生活柴米油鹽畢竟沒什么關系,只是我們充當了騷客而已,無力感我們都有,不是你一個人,大家都一樣,只是不說而已。畢竟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我都希望我們不天真,不茍同,感悟自己的未來,不是感悟自己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