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9:30~下午4點,我參加了一場麗麗老師帶領的成年日活動。
感覺收獲特別多,第一,在活動當中我有更多的覺知。第二,特別珍惜這次活動,也真正的積極參與進來,慶祝。第三,小組討論當中自己在麗麗老師面前也積極的表達。第四,為自己爭取了一次發言的機會。第五,麗麗老師經典的話語讓我感動。
覺知:1.我把自己安排的比較滿,不愿意放松下來,一靜下來感覺沒事兒干的時候,有點恐慌,好像只有多學一些,多做一些才會安心。是的,想要的太多了。人生也要學著減法,可進可退,可多可少都是好的。
2.我的感受很重要,我很重要。在學習之前,我心里很是不安,因為昨天出去一天沒有陪伴孩子,覺得自己應該把一些時間拿來陪伴孩子或者教育孩子身上。總之這一天要把時間給到他人。上午結束課程以后,在中午時分,我便做到了一點,知道我的感受和需要都很重要。于是我告訴他們三個人,下午我還有課,需要自己先做點飯,讓他們三個自己處理自己的吃飯問題,沒想到得到他們的回復是“好的”。聽到他們這么說,我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支持和力量,我也覺得更輕松。如果放到前面,我可能把自己當救世主一面,累著自己,做好了飯,他們也不一定喜歡,而且我還要抱怨他們一通,認為自己是救世主一般……
3.當老師問到誰是老學員返場的時候,我舉手那個時刻,我看到了自己的不安全感——我與別人不同,讓我感到恐慌。我去探索了一下,恐慌的背后是擔心老師的提問,擔心老師讓我發言,但實際上都沒有發生,只是我的想法而已,并不一定是真的。我的想法并不一定是真實的哦!
4.沒有對錯好壞,只是感受他們的存在。
5.帶著覺知,去看一下自己會做如何選擇?比如,吃飯的時候是不是會翻手機呀?吃的時候會不會是細嚼慢咽?還是快速的吃?等等。如果不說我會自然而然這么做,也不會想太多,當老師讓我帶著覺知去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可能又要反問自己一下,那怎樣才是對的,這樣做對嗎?好嗎?其實并沒有對錯,無論你如何做都好,關鍵是你要有對他有覺知,你會如何看待他們。
我想如果我參與了第二期的正念,我不會像今天這樣如此珍視。這讓我想到人們總是看到自己所沒有的,很少去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我已經擁有了那么多,但是我卻很少去理會他們,或者去看見他們。這也像極了我看不見孩子們的優點,只是盯著他們的缺點不斷的看,但這樣根本不利于他們的成長,也起不到任何的改變。轉念——多看見,表揚自己或者他人所擁有的。
老郝說像一座大山一樣,穩穩的,穩穩的在那里。
張老師說今天正念吃飯感覺飯都是香的,蘋果都是特別甜的……
麗麗老師說,沒有對錯好壞,只是感受他的存在;這是心正常的運行,這不是你的錯,我們隨時可以重新開始;你就是自己的經驗專家;要慈悲的對待自己;你本來就很智慧,你本來就很美,本自具足。
艷杰是第一個發言的勇敢者,真的很佩服他的勇氣。我本想等艷杰發言完,如果沒有人回應的情況下,我就要出來發言的。沒想到后面又有兩位老師舉手,當時我有點猶豫,最后選擇不舉手了。沒想到后來麗麗老師又問了一次,還有沒有人想要再表達一下不同的感受呢。我趕緊抓住了這次機會。表達了自己的收獲和疑惑,以及如何處理正念行走中的看見孩子所謂的不良行為這件事。真的為自己點贊,也為自己來的那個當下點贊。也用欣賞的眼光好好看到自己。
我說的自己把自己安排的滿,不敢閑下來;當我一個人舉手的時候,不安全感;我擔心被提問等,后來老師向我澄清了,她不會的我的想法不一定是對的,只是想法!帶著覺知去做一些事情,沒有對錯,好壞,只是去感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