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渼陂村。
小女孩只有七歲,傍晚坐在老宅前的石凳上吃飯,不大的飯碗里沒什么菜,幾乎都是白飯。她吃得很慢,就像是在數飯粒子。
跟著我的那條大狗靠近女孩,嗅嗅她的光腳丫子,又望望她手里的飯碗,了無興致地轉身趴在青石路上。
江西吉安渼陂(讀:美碑)古村,是一個4A級的旅游景區,有300余棟清代民國建造的贛式民居,保存之完好在贛北也排得上名號。
渼陂古村更是紅色的,這里有毛澤東、朱德、彭德懷、曾山等人的舊居,這里曾經召開過一次中共歷史上重要的會議,這里還走出了數位開國將軍。
渼陂又是蕭疏的。古村的名氣不大,來的游客不多,村子里冷冷清清的,很多老宅子都已不住人,平時在村里能遇到的,多是老人和留守兒童。
“小妹妹,你爸爸媽媽在村里么?”我在她對面坐下。
“他們在廣東打工?!迸⒋鸬?。
“你去廣東看過爸爸媽媽么?”我問道。
“放假去過呀?!迸⒌馈?/p>
“在廣東哪兒呢?”
“不知道?!迸⒏蓛衾鞯鼗卮鸬馈?/p>
“誰在家里帶你呢?”
“爺爺奶奶呀。”女孩扒拉口飯答道。
這個問題等于白問,答案是必然的。
“小妹妹,你的生日是哪一天呢?”當我知道女孩七歲后接著問道。
“不記得,我哥哥不讓我記得。”
“你還有個哥哥?”
“嗯,也在廣東打工,和爸爸媽媽在一起?!迸⒌馈?/p>
“你哥哥為什么不讓你記生日呢?”
“因為他喜歡玩游戲,爸爸媽媽不讓他玩,他不開心,就不讓我開心,就不讓我過生日,就讓我忘記生日啦?!迸⑿ξ匾豢跉獯鸬?。
“那你就不過生日?”我對女孩的說法很難理解。
“嗯,不過了?!迸Ⅻc頭。
想問她爺爺奶奶為什么不給她過,又想想,就沒問。
女孩和我的小女兒一個年份,讀小學的年級也相同,這是我問她生日的緣故。
沒想到竟是這樣的答案,一位沒有生日的留守兒童……
照片拍攝于2015年。轉眼五年過去了,想必女孩也到了小學畢業的時候,12歲的她,應當知道自己生日了吧?
原創圖文,轉發請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