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和本科生相比,本質優勢在哪里?

研究生

對于考研我醞釀了很久,有些話想說,針對這個話題*研究能力*

先來問一個很多考研的人可能從來都沒有想過的問題:

研究生和本科生相比,本質優勢在哪里?

本科教育是素質教育,是從未成年人到成年的教育。素質教育不太在乎學什么專業,本科教育關鍵是進行通識教化,培養做人的品格和修養、還有解決復雜問題的基礎能力。

研究生教育本質上是專業教育。研究生的學習帶有研究性質,是對研究能力的刻意練習。

對于研究生與本科生的本質區別,我比較贊同贊同四個字的說法:研究能力

什么是研究能力?

研究能力是一種主動的探究能力 ,用英文講就是“actively making meaning,rather than just absorbing information”。它包含兩層意思:

1. 在學習的時候為了學得更好而主動進入的對你自身來講創造性的探究;

2. 研究不是單純地吸收信息。

研究區別于學習,研究和學習的根本區別在于,學習最核心的部分是重復練習,而研究不是練習,更沒有重復,只有不斷地獲得新東西。學生主要做的事是學習,研究生要做的事是研究;運動員主要做的事是練習,教練要做的事是研究;演奏家主要做的事是練習,藝術評論家要做的事是研究;職員要做的事是工作,努力地工作,管理者要做的事是研究。

我自己主動提問題,自己收集信息,自己甄辨,形成結論,這就是研究過程的一種體現。

但很多研究生,兩三年碩士生涯結束后,只知道自己多了個刷漆的文憑,知道自己這幾年忙忙碌碌很辛苦,知道自己論文拿獎了,但是最終收獲的除了這些表面的東西之外,研究能力有沒有上去卻不自知。


另一個問題:

研究生和研究能力劃等號嗎?研究能力強有什么好處?研究能力有多重要?

①勞動市場還不太成熟的時候,常常憑學歷去評判勞動者研究能力的差別。但近年來企業對研究生的招聘并不盲目才,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是金是石一試便知。

②研究生本身成績就不會太差,經過幾年的刻意練習,研究能力自然比普通的本科生更勝一籌。本科生出到社會很難獲得系統的訓練,所以研究生階段不混日子,而本身所在的學校研究能力又不錯的提前下,研究能力通常會更強。

③首先,如果你想把你的專業學得跟大部分人差不多,那你只要有學習能力就可以了。而如果你想把你的專業學得比大部分人好,你肯定需要具備研究能力。其次,有了研究能力,你在換工作、換環境的時候可以更好地適應,更好地進入狀態,也更容易做出短平快的決策。你可能覺得不換工作,不換環境就能逃過這一劫。

這個時代變化這么快,想要在新世界和新機會面前表現得從容不迫,你不可以沒有研究能力。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用不到學術派那種強悍的研究能力,但*面對一個新事物、新課題的時候能夠快速上手,并掌握概況的能力*還是要有的。


最后我甩個題外話,升華一下:


人生的關鍵決策

很多人在京東、淘寶買個小物件都能貨比三家,但面對人生重大戰略選擇卻是異常草率。就拿要不要讀研來說,很多人僅憑“更好找工作”就選擇考研,或者聽說“這個學校的我這個專業還不錯”,就選擇了報研。可是考研的成功率大不大、研究生一天到晚都干什么、研究生是怎么上課的、自己想報讀那個專業的研究生的畢業去向都是哪兒、他們的工資水平都是怎么樣,卻很少有人仔細研究。一心想著要搞研究,但在事關人生軌跡面的決策面前卻沒有任何研究的意識,就只有那么點分析能力和邏輯判斷能力,所以我倒要懷疑你是不是真的適合搞研究!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