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一號從深圳出發時,雨水連綿,即便是這樣的天氣,我還是看見四周全是人。心里自然對這次的旅途充滿期待和興奮的,畢竟對于這兩個特別行政區的了解,也只限于歷史和地理書上的介紹。
這次是跟團旅行,省時也劃算。導游告訴我們,第一個景點是有求必應的“黃大仙”,可以求各種簽,聽說有一個東北的哥們和浙江的菇涼因為旅行相遇最后結了婚,這樣的愛情真是奇妙又美好。
中午去香港巧克力店免稅店,簡直是巧克力的天地,各種牌子的都可以買到,價格也貴。接近傍晚時,乘船去維多利亞港看夜景,船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樣,是海艇而不是小舟,分三層,三樓吃完飯再下來三樓看夜景。從海上看香港之夜,燈火璀璨,繁華至極,五顏六色的燈柱深情地低頭凝視海面。回酒店的路上,看到港口前的空地上有一大片人,直接在地上鋪了一張墊子,準備在此度過長夜。他們為了看到更美的風景隨遇而安的態度,以及即使處境困窘依然選擇窮游來實現心中愿望的那份虔誠,讓人感動。維多利亞港的溫度很舒適,睡在地上的人兒該有一個美麗的夢吧。香港住一夜,需要六百多,然而這樣的酒店沒有牙刷也沒有拖鞋,里面還有些陳舊的味道。剛想抱怨一句,想到檐下那些睡在地上的人,也就沒有說的欲望了。一沾枕頭就著了,連續失眠好多天的我恍然大悟,原來是白天不夠累不夠忙晚上還瞎想,要不然還有失眠這回事嗎。肚子餓了再吃飯,身體累了就睡覺,才發覺人間這才是兩大樂事,不去談辜負夜晚和食物。
十點睡了,第二天五點多起床,賴在床上硬著頭皮起來。靠著在香港買的薄荷水續命,終于活了過來,對澳門也因此有了更深刻的印象。澳門的導游阿姨一開始就告訴我們澳門是典型人少地也少的地方。這就是澳門城市道路多小道,多彎曲和高橋路段的原因,充分利用了每一寸空間。在澳門的街道上,我很少看到本地的人出現,都是游客。澳門是夜城,也就是“白天一條蟲,晚上一條龍。”讓我最驚訝的還是澳門的賭博文化,賭城有很多,私人賭場多于政府賭場,澳門的很大一份收入,都來自賭博。賭博的人群年齡不一,許多白發老人或為富人。遺憾的是我未能一睹能夠容納萬人的賭場,被站在門外的又帥又兇兇的外國大叔狠心地拒之門外,我第一次為我還沒滿21周歲感到悲傷,那恐怕是我最好奇的地方了吧。
團隊最先抵達的是“斷壁殘垣”式的地方。后來越看越像古羅馬斗獸場,回憶起語文課本里所描述的那樣血腥殘忍的活動,懷疑它的真實的價值在于哪里,但轉念一想,誰也無法評判一個時代,歷史即是存在,存在總是必然。
賭場所在地,建筑都為歐式風格,如輝煌的宮殿一般。腳一抬出去,里面突然覺得照進了光,發現頭頂都是藍天白云,心里疑惑,外面還是陰雨天。原來是用材料做成的天空啊,設計很是巧妙,這樣的屋頂總是一如既往的純凈。
導游姐姐說:“澳門的福利很好,孩子在學校政府會發餐補。適合養老,澳門政府每年發兩次獎金,一年給老人補帖一千元水果費,每月六千多補貼。”真是無憂無慮的生活啊。因為人少,所以這些政策都很到位,存在百分百的實施可能。“但是澳門人一直在工作,工作使他們年輕,多好。”這句話是我最喜歡的話:如果有一天,工作不僅僅作為謀生工具給人疲憊的時侯,而能給人的身體注入活力和智慧,讓處在各個年齡階段他們自己的價值,一個城市也就會永遠年輕,居民也會更加幸福。
香港和澳門的街都很干凈,沒有一絲一毫灰塵。無論是電動車還是小轎車,都停放得整齊,車身上面也發亮。每隔一段時間,總能看見外國人,尤其在香港的太平山上,住著許許多多的英國人,在山下推著外國寶寶出來玩的奶爸奶媽隨處可見。我一路上看了很多美膩的外國小姐姐和小哥哥,賞心悅目!
香港澳門,匆匆一面,可也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