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珈觀點】習慣無論好壞,不管大小,都會給你我著帶來原子彈式的影響。
001.不要忘記我們最初的屬性:社會里的人
讀晨讀之前:解決問題的步驟為【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制定方案】-【執行】,我自認為這是最科學最常規的套路。
but,經過晨讀顯示:原來那只是一意孤行的錯誤方式。因為執行有7步:1.評估2.找出問題3.制定方案4.說服上司5.說服同級6.說服下屬7.行動
我漏掉了最重要的:說服執行過程中所有可能涉及到的人。人才是整個問題的關鍵。這使我不得不反思之前的失敗經歷:不是計劃不夠好,是計劃離不開說服關鍵人。
人的基本屬性是社會性,單獨存在的人是不存在的,所以解決了人的問題,問題就解決了4/7。一個計劃要完美的落實,就要照顧好環節里方方面面的人,哪怕花大力氣,但這叫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叫物有所值。
002.你眼中的世界只在你眼中。
今天和朋友聊天,發現我們在描述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發生的事情時,在很多細節上竟然完全不一樣。我突然發現,我們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想要看到真正世界的全貌,必須獲得足夠多的反饋。
記得有個節目里說:女人之所以重視紀念日,并不是看中什么鮮花蛋糕巧克力,她們在意的,僅僅是男人們的重視。
是的,我的解讀是,女人需要男人這些反饋,用來證明自己心中的愛與對方心中的愛的一致性罷了。但是很多男同志恰恰非常不屑這種反饋或者把它解讀成拜金啦、老夫老妻不需要啦或者生活那么忙誰還有空閑等等,來主動忽視反饋的需求,最終小則讓女人失望,大則還會導致家庭問題的產生。如果雙方最后發現原因只是沒有及時反饋情感,會不會有點因小失大呢?
事實上的確我們可以有類似的感覺,但絕不可能有一模一樣的體會。很多誤會源自我們對彼此的忽視。在交往中,一開始人們往往非常在意別人眼中的自己,但隨著時間的延長和交往的模式固定,大家就開始不再重視這種溝通,甚至完全忽視,這恰恰是導致很多交往問題發生的原因。
這個世界太需要溝通,太需要彼此反饋了。為回避、拖延或者遺忘反饋找借口,今天之前可以,因為不知道,今天以后不行,因為這是真理,我這么告訴自己。
003.我們可以追求完美,但不要強求完美。
翻譯成人話:想把事情做優秀是對的,但強迫癥發作就不好了。
對于這個問題我還是有一定發言權的,因為有一段時間,我強迫癥發作起來簡直令人發指:為了趕個ppt可以通宵到6點,8點又起來精神矍鑠的去上班;吃薯條吃到吐,只是為了拿一個沒集齊的兒童套餐玩具;微信好朋友沒有回,同樣的話重復發了10遍……
可是:ppt做的昏頭昏腦質量不高;胃打嗝了一個禮拜,看到薯條馬上跳開,玩具早就在角落里積灰了;好朋友不理我一個禮拜……我以為這是對完美的追求,但收貨的都是失敗。
幸好后來我及時改邪歸正,才沒有走上病態之路,所以伙伴們,想要完美,按照貓叔的話:慢慢來,比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