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社群概念系列的最后一篇了,希望通過運營篇的講解,大家都能深入認識社群并且在這幾篇文章的指導下建立自己的社群,把握2017年的風口,爭取實現自己人生的逆襲。
通過之前的社群分類,我們可以明確的歸納出,服務分享型的社群受眾追求自身收益,如何對受眾有所幫助,那么就需要社群領袖具有極高的執行力,才能帶領大家成長;產品銷售型社群的受眾更加追求產品品質,這就要求社群領袖具有良好的產品供應鏈;而興趣愛好型的社群受眾則更追求境界,所以社群領袖一定要在相關方面具有高超的專業度。
社群運營中,一定要有固定的活動規則,比如服務分享型社群的固定培訓,可以使一周一次,甚至是一個月一次;產品銷售型的社群,固定的上新產品或者系列的活動;興趣愛好型的社群亦是同樣。固定的活動規則可以使社員形成固定的活動習慣,便于社群的管理和活躍度的維持。
可以結合時事熱點等臨時性的舉報一些活動;或者突發的降價秒殺等活動;再或者一些成員間的聚餐出游等等,針對不同類型的社群可以不同對待。這些不固定的活動主要是為活動社群與激發社員熱情。
建立適當的社員推薦機制有利于社群進行更好的裂變,例如現在加入社群即可活動價值XX的贈品一份;現在加入XX元,之后每周漲100元,直到XX時間等招募制度。推薦一位朋友成功進入可以增加會員時間XX月;推薦一位朋友成功進入可以獲得XX禮品一份的推薦人制度。購買一份XX產品并且加100元即可計入XX社群;一次性購買XX產品3套即可直接加入XX社群等等的消費加入制度。當然還有免費社群的照做活動加入制度等等,這里就不再贅述。
社群的生命與核心價值離不開持續的運營,而持續運營簡單說就是你的價值輸出,服務分享型社群可以寫原創文字分享論點,不會寫的可以整理文字輸出等等;產品銷售型的社群可以多做一些銷售活動以及配套服務的建設;興趣愛好的型的社群可以多舉辦活動等等。
接下來就是社群最重要的變現模式的了,之前說過,免費的社群都很難存活,除非他有超越變現的目的,其結果可能就是會消耗掉社員更多的時間資源、人脈資源、朋友圈廣告位等等隱形資源。所以,社群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變現,一般有以下幾種變現模式:會員費、業務收費、產品銷售、廣告收費等等。
社群作為一種服務為主的運營模式,那么我們就可以說幾乎所有的社群都適合收會員費,只是多少的差別而已。
以上就是社群的主要幾種變現模式供大家參考學習。筆者就不在這里過多贅述,因為筆者認為,
賺錢永遠是附加值,是你付出的價值體現
。
社群的本質就是社交電商的一種運營模式,將微商的強銷售模式轉變為有償強服務加配送產品的運營模式,是未來對抗碎片化的一種有效手段。
本文社群概念系列共有四篇分別是《社群——微商時代落寞后的社交電商新寵》《價值10000元的社群分類及特點分析分享》《社群建立的具體的方法和注意要點》和《并不神秘的社群運營》,希望對大家在社群實操的道路上有所幫助,感謝的大家的關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