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真實的故事,具體說它不能稱為故事而應稱為是人生。如安妮弗蘭克一樣的真實,卻又更為堅強。安妮弗蘭克只是個不懂世事的純真女孩,而貝莉則是一個嘗變人生苦澀的女人。一個人到底可以有多堅強,從這本《恒河的女兒》中或許你能感受到。
“我沒有別的選擇,不管條件怎么樣,都要撐下去。”##
女主角也就是書的作者貝莉說,這句好好像是她人生的信條,每每當生活在一起惡狠狠地作弄她后,她便如此告訴自己。
這是少數能讓我看到一半就哭出來的書,并非多么的煽情,反而她那平白直敘的筆調,仿佛與自己無關的第三人語氣更擁有直擊心靈的震撼。每當她不能控制自己情感時,人物便由我自動過渡到那個叫貝莉的女人。她從無自怨自艾,從無對自己的垂影顧憐,似乎在那些苦痛發生時,她的靈魂飄在一側,冷眼旁觀著她的肉身如何去承受。書中對于暴力描寫簡單至極,沒有像很多人那樣突出自己的委屈,也沒有想要博取他人同情的絲毫,甚至她從不描寫自己的委屈,也從不描寫自己是如何堅強、如何樂觀。
恒河的女兒如同那條古老的大河一樣飽受苦難,始于嚴酷的冰川,穿越崎嶇的道路,最終平靜的流入印度洋的懷抱。在歧視、暴力、冷漠中成長的卑微女人,在看透這個社會的同時不肯屈于所謂的命運,在軟弱的外表下是異于常人的堅強。
童年母親的離去,父親的苛責,姐姐的命運或許讓她看到了如果不反抗那么自己也會如此。被父親和繼母當包袱一樣甩給了陌生的男人,丈夫的冷漠殘暴,貧困的壓力,社會既定不成文的規矩。她被生活壓的死死地,稍有出格,每個人都會指責她。甚至于在她終于選擇離開這種生活后,沒有丈夫的女人被人當成瘟疫般躲避,甚至于自己的親人。一個女人身無分文的拖著三個孩子來到陌生的地方,被人當奴隸般使用。她都忍了下來,她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如自己般,便努力創造條件讓他們學習,教導他們。她因為生了兒子而受到婆家人的禮待,卻沒人在她流產要死的時候伸出手。當她孤獨的躺在病床上時,護士和她講的是,記得給我們結錢。
她的姐姐選擇了接受命運,順從的生活,最終被自己的丈夫掐死。而她看到了姐姐的結局,或許在那一剎那間她就為以后做了決定。不管如何,不管別人怎樣對待她,不管生活多么艱辛,她都撐了下來。她做了所有能做事情,不斷地想著自己還能如何去做才能改變生活。她從未停止努力,也從未自暴自棄。她可以放下尊嚴去給人當女仆,卻不會想到墮落。即使在黑暗中,她也堅強的保護自己的尊嚴,保持著自己的本真。她的善良,沒有被骯臟的社會吞噬,她的勇敢,支撐著她前進。
在所有苦難似乎沒有終點的時候,她依舊咬緊牙關,去尋找光明的道路。還好,老天讓她看到了光明,一個老教授發現了她對書的熱愛,挖掘她的才華,使她成為了現在的女仆作家。
堅強的靈魂總會有希望,因為她們不曾放棄。即使是再大的痛苦,貝莉都堅持著,她要活下去,為了孩子們活下去,更是為了自己。
所謂的堅強并不是自己一直標榜著有多堅強,而是對于不公命運的靜靜反抗,不放棄一絲希望。放棄對貝莉而言其實很簡單,她大可以和那些女人一樣,麻木的只剩下一個身為女人的符號,而不是以一個具體的人而活著。但她沒有,她有著自己的原則。不讓自己沉淪,不讓自己被誘惑,不讓自己迷惑。
當她的書迅速風靡時,她其實不用再被生活所迫去做女仆,可以直接以作家之名活的很好。但她沒有。接受采訪時她說,我會永遠記得主人對我恩情,我不能離開他。
看完這個本書,突然想到那句老話:如果上天賜予你苦難,那一定也賜予你戰勝苦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