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節,好朋友送了我《你生命中的大事》這本書,當時我正處于人生的岔路口,做斜杠青年了兩三年,很累,總有聲音說去做那個內心里熱愛的事,但又不敢冒險,不敢做輕易做決定。翻讀這本書,看到初心一詞:“初心是一種意愿,更是一種召喚。”,
幾個月后,我離開了企業,奔向了那個賦予了使命感的事。
我聽從了內心的聲音,那個初心想做的事:三年內教會1000個孩子思維導圖,出一本書。
離開企業后,為了生存,我先從身邊的資源——企業處入手,保證有飯吃,而原本的初心兒童市場現在遲遲沒有開始。這幾天,心里波動又很大,在企業和兒童市場之間思考了很多,我有些不知道下一步該落腳何處。
想起曾經一起工作的伙伴,常常會開玩笑:“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老路。”,想雖然很重要,但是不做,生活根本不會發生改變。
今天中午我去了一家兒童培訓機構,和負責人聊到了兒童思維導圖的市場,以及合作的模式。
機構負責宣傳、招生、提供場地和后勤支持,我做三件事:宣傳資料,體驗課設計,以及系列課授課。因為前期有一定的朋友信任基礎,加上這個課程本身可能產生的效果,家長對學習力的需求等因素,談的比較順利。我只要按部就班就可以。
我看到了這個行業的一些規律,好產品+好渠道+團隊=好未來,產品線應該包括體驗課,系列課,在自有品牌的基礎上可以建團隊,課程內容是核心,這些后期都可以慢慢建立。首先第一步是好產品。好產品帶來好口碑,有口碑在,不怕沒有市場。
道理都懂,路線都看得見,依舊有雜念。
看過這樣的一個故事:
在一個島上,有一片香蕉園。
香蕉成熟時,島上的猴子經常來偷食,島民們頭疼不已。
猴子們經常趁夜色而來,一番糟蹋,讓人防不勝防。
人畢竟是猴子進化來的,比祖先聰明,一段時間之后,島民終于想出一個辦法。
他們在香蕉樹上,用結實的繩子,拴上椰子,椰子上打了一個猴爪大小的洞。
椰汁被倒空,里面放上一種甜米,這種甜米是猴子特別喜歡吃的食物。
夜幕降臨,偷慣了香蕉的猴子,又如約而至。不,沒約就來了。
一只小猴子,探頭探腦觀察敵情,確定安全后,噌噌噌爬上了香蕉樹。
扯下,剝開,吃掉一支香蕉。當再伸手夠香蕉的時候,喲,小猴子忽然看到頭上有一個椰子。
它好奇地伸手,不,伸爪碰了一下,迅速地收回。
哦,安全。它接著又試探地碰了幾次,沒事兒!
不但安全,而且,從椰子的洞里,散發出誘人的甜米味道。
小猴子完全忘記了香蕉的事兒!它在椰子洞口摸索了一會兒,內心好一番糾結。
終于抗拒不了誘惑,伸爪進去,握住了那團甜米。
可洞口的大小,只能容猴爪進去。
進去是進去了,可握住甜米,攥成了猴拳,就退不出來了!
小猴子百般掙扎,可無論如何掙不脫。
它想連椰子一起扯下來,可繩子將椰子牢牢系在樹上。
它只需要將手里,不,爪里的甜米松開,就可以掙脫。
可那誘惑太大了,它怎么也舍不得。
就這樣折騰了一夜,小猴子精疲力竭。第二天早上,島民趕來。
看到有人過來,小猴子劇烈掙扎,但還是不舍松手,最后被生擒活捉。
用同樣的方法,島民又逮到了幾只猴子。
猴群里一傳十,十傳百,再也沒人,不,沒猴兒敢去偷香蕉了。
猴子是多么容易分心啊!本來它們是要偷香蕉的,而半路受到了吸引,分了心,就忘記了自己想要什么。
我們常常 不自覺的成為那只猴子,但不在于不記得自己要什么,在于出現了更好的,也是自己想要的,猴子被抓怪他不動腦筋一根筋行事。就算知道想要什么,也要有方法,這個世界不缺誘惑,也不缺有分辨能力的猴子,缺少的恰恰是升級自己的系統,靈活高效解決問題,滿足自己。
這個問題引發我的對我自己課程的思考:
1、原有的積累沒有必要放棄,那是我半年的心血,比如思維導圖線下系列課,招生需要合作,省去自己招生的麻煩,節約時間在產品上;
2、大膽做新的嘗試,進入兒童思維導圖市場,行動起來一步一個腳印;
3、大膽嘗試的還有微課,微課和兒童市場沒有做,不是不能,是心理的種種設限和阻礙。企業、大學、兒童、微課,排序應該是授課起來越來越簡單化才對。而微課,或者直播是一種趨勢,至少從覆蓋面上是非常廣的;
4、出一本書。未來做思維導圖的人會很多,蘇州已經有人開始做兒童市場了,未來是否值錢,是否專業,在于你有什么系統化的東西能拿得出來。
猴子談心因為貪婪和愚笨,拿更有誘惑力的甜米這種選沒有錯,錯在不動腦子,卡殼了還不松手,不夠靈活,人類才不會這樣。我的初心是用知識賺錢,過自由舒適的生活。而精深一門,則是一種聰明的活法,什么都做,不如一門心思做好一件事。
避免成為那只猴子的做法是,扔掉那些占用你時間又不產生價值的東西,現在什么都可以外包,唯獨核心知識。
初心尚在,只是不做那只愚笨的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