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陵, 我的第二故鄉。
? 我,吃南京飯,喝南京湯,聽南京話,學南京腔,四歲開始在這里成長。
? 養父母的家,住衛崗,親臨月牙湖邊(中山門邊上),棲息紫金山麓旁,倚山依水,無限風光。
? 兒時,爬山涉水是我的強項,捉魚摸蝦成了我的專長,且爬山無須攀高,涉水無須深塘,赤足溪水于小溝,悠哉紫霞于龍潭,一個小桶,一只小網 ,密林深處尋蛙聲,卵石下面捉蟹將,摸出一條小蛇,魂飛魄散,提破嗓門大聲嚷嚷,快來看,火燒連劇毒蛇,于是乎,一堆石頭砸,一陣亂棍槍,蛇,倒在血泊中吐著長信,死嗆嗆,頃刻,又象旁若無事一樣,繼續玩泥潭,那份樂趣,而今無法補償。兒時的天真無邪,勝過如今城市里,孩子們花大價錢,進去玩的游水坊,那份樂趣,新舊沒法比較,那份天真,過往無法形象。
? 小時候,我們自制玩具:抽陀螺、 滾鐵環、踢毽子、疊元寶、射彈弓、折飛機、打水槍等等;我們自娛自樂:掏鳥窩、捉青蛙、釣龍蝦、挖野菜、攻城堡、跳格子、捉迷藏等等;不用大人花一分錢,玩的心花怒放,彼此之間,沒有私心,沒有念想,所有的快樂,都是你情我愿,建立在不傷和氣之上,情景其樂融融,情趣自然風光,即便是偶爾斗斗嘴,最多是坰一坰(推一推),事后,一覺醒來,仿佛跟啥事沒有一樣,單純的心,單調的義,單一的思,心理的純潔與水的純凈度一個樣,自然的美,自然的韻,一切都是自然的向往,不去苛求自己,不去央求別人,不去追求奢望。
? 我的童年,沒有經過污染,音里不含邪義,聲里不帶怒腔,潮起潮落日子,風吹雨打生活,與自然一道慢慢成長。再之后,我的少年與時代變遷,我的青年與社會同步,我的中年與時俱進,心隨著潮流卻越來越彷徨。
? 翻開兒時的舊照片,再看現在的新模樣 ,純凈水也不覺得純凈,裸思想更是顯得骯臟,人心被寫字樓隔離,人意被歪思潮風化,人情被冷嘲熱諷,心與心的交流,人與人的交往,顯得格格不入。當然,這些縮影,只是相對而已,動搖不了大趨勢,人類在文明,社會在進步,不希望這些污泥濁水,影響到我們的下一代,還一個寧靜于社會,賜一份安詳于生活,給人與自然之間架起一道彩虹,讓風尚領銜時尚,再營造一個兒時的天堂,供你、我、他再賞...
《兒時的自由樂園》
山間幾條小溪河
一年四季水長流
青蛙躲在草叢叫
烏龜藏在樹里頭
抓魚摸蝦弄情趣
一顆童心漫天游
書本作業沒負擔
輕松愉快無憂愁
三五成群約好友
興高采烈去爬坡
樹上野果滿山嶺
地下草莓一撮撮
忙時一身泥和土
閑時聆聽鳥唱歌
童真童言童無忌
童心童趣童無則
紫金山,我兒時娛樂的天堂。
? 后記:將陸續推出《湖北黃石,我的第一故鄉》《金陵,我的第二故鄉》《溫州,我的第三故鄉》系列隨筆,以敘述寅葉子兒時、少時、青年、中年的不同人生簡章,屆時歡迎提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