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最近的效率手冊,里面有大段的空白,完成事項被打勾的部分也是寥寥無幾,就這樣漫不經心隨心所欲學習有一段時間了,是我不忍翻看,也許是不想讓自己偽勤奮的面具被撕下后再無斗志,是什么原因造成這樣的現狀呢,反思如下:
1、 經歷一些不開心的事被情緒困擾了一段時間,學習進度減緩;
2、 讀書、工作容易走神,專注力較差;
3、 目標感不強,行動力不足;
讀書非常隨心所欲,下載了很多電子書,這本看幾十頁,那本看幾十頁,本來做專題讀書筆記的筆記本,因為所讀書籍的混雜和跳躍,變成摘抄句子的筆記本,專注就更要命了,工作的時候會同時思考好幾件事情,打開幾個視窗,跳躍著處理工作事項,通常一整天下來,能回想已處理事項無幾。
因為有專注力不足的困惑,下午上網查找相關提升專注力的文章,對其中一篇介紹的方法在此分享:
1、? ? 找到峰值區間:
在某些時候,我們會感到非常集中,狀態非常好;而有些時候,我們會感到注意力難以集中,總是容易分心、走神。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對自己每一天的工作狀態進行記錄,找到自己的「峰值區間」。以我為例,我思維最活躍、注意力最集中的狀態,大抵是在上午9-11點、晚上8-10點之間。那么,我就會把比較重要的工作,安排在這些時間來完成。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有些人也許在早晨最集中,有些人也許在深夜,還有些人也許在中午、下午,要依照自己的情況而定。不妨這樣做,當結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臨睡前,有意識地進行回想、復盤,問自己「今天一整天下來,哪個時間段感覺最佳,工作完成得最好?」將最重要的工作安排在這個區間,就能最大化地提高自己的專注力。
2. 將時間分割成小塊
給自己設定一個任務,并定下嚴格的時間期限,將其視為一個「挑戰」,看自己能否在時限內「挑戰成功」。作者舉了一個例子:當看到一個概念,很感興趣,那么我們就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我能否在15分鐘內,通過查閱資料,將這個概念的含義理解清楚?
這會讓每一次的學習和工作,都像一次「沖鋒」 —— 我們會打開幾十個標簽頁,爭分奪秒地瀏覽、掃視,整合信息,產生新的疑惑,繼續解決疑惑,以此類推。時不時瞥一下時間,給自己一些鼓勵和刺激。
15分鐘一過,無論結果如何,都暫時停下來。如果成功了,就是一個小小的成就;如果沒有成功,就花一點時間回顧、復盤,看自己是否在無關緊要的枝節上浪費太多時間,在對信息的整合和重構上是否出了錯,等等。這個方法非常簡單,但非常有效。它能夠迫使我們在這段時間內,達到100%的專注,心無旁騖。
3. 正面激勵、獎賞和放松
我們經常有一種感覺:心情好的時候,工作起來仿佛也會更起勁,注意力更集中,當自己感到愉悅的時候,我們的思維會更活躍,同時專注力也會顯著增強。比較好的做法是,將負面的斥責,轉化為正面的肯定。
比如:不要再對自己說「我怎么又浪費了這么多時間」,而是說「我又集中精力完成了一個小任務,很棒!」不要說「我要努力把工作完成,否則我就不休息」,而是說「再工作15分鐘,然后就休息5分鐘」,讓大腦得以放松。
當然,除了正面肯定自己,還有這幾個方法,也能激發愉悅感,提高集中力:
1)疲勞的時候,不妨這樣做:
(1)看一點活躍腦子的視頻、動畫,轉換思維,讓大腦得到休息,激活不同的腦區;
(2)和好友交流,讓思維從聚焦狀態轉換到發散狀態,放松腦子的同時,也能獲得反饋和激勵,從而提高愉悅感;
(3)起來活動一下,喝杯水,散散步,給自己按摩,這可以提高大腦的含氧量,分泌血清素。
(4)回憶快樂的事情,包括別人對你的肯定,值得回味的瞬間,等等,這些都有助于釋放多巴胺。
2)需要集中精力時,不妨適當吃一點巧克力等甜食,但注意別吃太多;
3)每一天結束后,寫寫日記,記錄每天的收獲,讓自己切實地看到「今天又做完了什么」「今天有哪些進步」。
總結:不要急躁,也不要過分苛責自己,提高專注力是一項困難的事情,需要循序漸進,一步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