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又接近尾聲,在年初,我很鄭重的到圣地布達拉宮許下自己的心愿,在這一年中,我要用最好的狀態度過自己的一年,這一年里,要遇到最好的自己。
回過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今年我在簡書平臺日更了10多萬的文字,在專業網站發表了幾幅自己這幾年陸續拍過的風景照,在國家級媒體上上了幾幅自己拍的工作照。
這就是我全年給自己留下的痕跡。
夜深人靜問問自己滿意嗎?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我對自己的期待是寫出30多萬的文字,但跟之前的自己比,我覺得我在進步,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樂趣和活著的意義。
總結這一年,我對自己的目標不是很明確,沒有執行計劃,注意力過于分散。
現在我問自己,我以怎樣的方式度過一生?
最近看了《七十七天》這部電影,給我最大的啟發和感觸,就是人活到一定階段和年齡,一定要為自己而活一次,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也在所不惜。
里面的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都是渴望自由的人,他們都為自己的自由奮斗著,默默努力著,追求著,即使身患殘疾的女主人公,她還是那么頑強的到達岡仁波齊,看了她想看的風景。
里面有一句話打動和激勵著我:只要精神不垮,心有多遠,身體就能走多遠。
里面女主人公因拍攝星空,不慎摔成雙腿截肢的殘疾人,但她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默默努力適應沒有雙腿的生活,自己學會沒腿去駕駛機車,去生活,就這樣,在她的努力下,她通過自己的雙手,實現了自己去岡仁波齊的夢想,男主人公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高寒缺氧,成功穿越了羌塘無人區。
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人為了自己執著的夢想,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他們總是孜孜不倦的追求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那我想要什么樣的生活呢?
自己是沒有答案的,只是茍且的偷生而已。
自己經受了其他的誘惑沒有,屏蔽了其他的干擾沒有?
一心一意,心無旁騖的去做了沒有?
自己有使命擔當沒有?有真正的價值追求沒有?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我還是比較盲目的活著。
不知道自己想過怎樣的生活?不知自己追求什么?
今天在拾遺里面讀了一篇文章,說“把自己當做世界上最重要的人來照顧。當你照顧好了自己,品位就會照顧好它自己。”
“任何一個追求品位的人,都應該是一個悅己者,你的愛好,你的生活方式,都是為了取悅自己,而不是為了炫耀和交配。當你懂得了如何取悅自己,你的生活自然就有了品位。”
真正的品位,不是花得起錢,而是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和條件,并在有限的條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與生活。
品位不是物質的表象,而是由內而發的讓自己活得更好的愿景。所以最好的用錢之道,就是把錢用在豐富個人體驗和感受上。
品位不是告訴別人你是怎樣,而是你自己品出的生活的味道。
品位是不被流行所干擾。一旦你刻意去追求什么大牌,一旦你刻意去附和什么標準,你就已經失去了品位。品位是回來做自己,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知道生命該用什么方式去活著。
這幾句話無意中指明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想要的人生,就是遵從內心,按照自己的方式度過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