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鮮軍持續南進 戰爭似到尾聲
為維護美國在亞洲的利益和絕對領導權,美國總統杜魯門一方面于26日下令駐日美國遠東空軍助韓作戰,另一邊繼續向中方施加壓力,27日,美國第七艦隊先后駛入臺灣的港口基隆、高雄,阻止人民解放軍渡海解放臺灣。
27日,美國向聯合國安理會提交議案,成立了由美國主導,聯合其他15個國家的“聯合國軍”。
我國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先后就此發表講話,譴責美國的帝國主義侵略行為。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臺灣朝鮮運動委員會”在京成立 ,并于14日發布《關于舉行'反對美國侵略臺灣朝鮮運動"的通知》,“抗美援朝”的觀念逐漸席卷全國。
回到朝鮮戰場。
由于對朝鮮地形和雙方軍備的錯誤估計,南韓從戰爭伊始受到T34坦克的猛攻后節節敗退。到八月底,韓國90%地區被北朝鮮軍占領。釜山戰役后,北朝鮮已經打到了北緯35度線上。(考慮到韓國在地圖上的范圍是北緯34度到38度,你可以感嘆這是被逼到了什么程度。)
戰爭漸漸陷入膠著。
美調整戰略跨過三八線 中方被迫參戰
9月15日,美第十軍登陸朝鮮半島南部西海岸仁川,前后夾擊朝鮮軍,朝鮮軍隊不得已開始后退。
10月1日,美軍越過“三八線”,戰局反轉。美國將軍麥克阿瑟一方面認定中國不敢出兵與美國對抗,一邊侵入中國領空,轟炸丹東。
10月8日朝鮮政府發出了“中國出兵”的請求,我國隨即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組成人民志愿軍參戰。
彭德懷元帥率領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并于10月25日打響了第一仗。
接上篇:
http://www.lxweimin.com/p/a2e2180e54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