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不進行研究,一般做選擇。」
這句話,出自傳奇投資人馮柳之口。
第一次在網絡上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愣了足足三秒鐘,但隨后就覺得它驚為天人。
在新股民看來這句話實在是稀松平常,但在老股民看來,卻石破天驚。
為什么說它石破天驚呢?
因為新股民普遍愿意選擇相信他崇拜的人(大V、股評師、分析師等)所描述的投資邏輯,他對自己的研究能力是不大自信的,自然對這句話無感;而老股民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研究實力,突然從馮柳這兒聽到這樣一句話,本能上會覺得反常,然而細品,就知道這句話的智慧所在了。
反常,是出于本能,本能上覺得研究要靠自己親力親為才能成功;頓悟,是理解了自己不過是庸碌大眾中的一員,光靠深入研究獲取投資上的成功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對于這句話,其實馮柳在公開采訪中也有詳細的解釋。
他說:
「我是散戶出身,散戶做研究的結果往往是靠碰運氣,你以為研究對了,其實賺的是運氣的錢,運氣不好就會很慘。因為散戶的研究大多很片面,并且容易陷入偏見,所以我自己不怎么做研究。」
他還說:
「我喜歡做重視度很高的股票,因為重視度高,我能知道大家在想什么;對于重視度低的票,我不知道大家在想什么,因而無從進行選擇。歷史上我自以為是的研究基本都是錯的,選擇則基本都是對的。」
你看,即便是他這么成功的投資人,都會自覺地把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我覺得這不是謙虛,倒像是一種敬畏,而更像是一種智慧。
承認自己不行,別人比自己牛逼,是一種智慧。
一味地把天性里的「自大狂綜合征」(據我觀察,股民極易犯這個病)用在投資上挺危險,因為這是把自己放在強者的位置上跟市場搏殺。剛,則容易折。
而換一種思路,首先承認自己不行,把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讓那些強者當先鋒探清路況,然后自己再做出選擇,投資成功的概率就大幅度提高了,這在股市里無疑是一種更具智慧的生存策略。
事實上,從馮柳的投資上我們也能看出他就是這么做的,知行合一。他喜歡等主導趨勢的邏輯自然充分地展現出來,然后在此基礎上做判斷和選擇。
他的原話是這么說的:
我非常重視主導趨勢的邏輯,在下跌的時候應該把所有看多的邏輯放在一邊,全面理解看空的邏輯,當覺得看空的邏輯已經體現后,再去想看多的邏輯,過早思考看多的邏輯容易出現偏見。
馮柳無疑是極具智慧的。
二.
馮柳的思維方式,我覺得是挺厲害,建議大家多去思考,學以致用。比如我今天就根據它的這句話,悟出了一個新的選股邏輯。
目前的大熊市,指數跌的都沒眼看了,很多人干脆臥倒裝死,也不思考和研究了,但我卻結合馮柳的這句話從目前這個市場里看清了以前牛市或震蕩市沒有看清的一些東西。
大家都知道,一般在牛市或者震蕩市的時候,大量的個股股價都在年線以上,這種情況下,如何選出基本面很好的企業,對大多數人都不得不說是一項挑戰。但沒關系,我們不進行研究,我們做選擇。
牛市和震蕩市,尤其是牛市,大量個股雞犬升天,所以無從下手,但現在的熊市,恰恰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選擇機會,一個選出基本面最硬的企業的機會。
熊市抱團取暖,在哪里抱團,我想一定不會是樂視網這樣的垃圾股對吧。熊市重質,大資金偏愛選擇基本面最硬的企業扎堆,而在熊市減量資金博弈下,這些基本面最硬的個股,其股價走勢大概率要遠好于其他股票。
這,就是我要講的選股邏輯。
因此,第一個選股條件產生了,那就是:選擇那些股價在年線之上的企業。通過i問財,我選出了117家企業,如下:
瞅瞅這些企業把,目前市場這么差,它們股價依然在年線之上,117/3549=3.27%,我初略看了一眼,這117只股價在年線之上的個股,主要分兩類,一類是過去基本面一直都很硬的,比如愛爾眼科;新一類是業績底部反轉的新面孔。
你看,3.27%,市場自動幫我們做出了選擇,大熊市,讓這些真正牛逼的月亮股展現了出來,我們要做的,只是在選擇的基礎上再選擇即可。
三.
有人說,這還有117只啊,看的我眼暈,太多了,能不能在精選下。
好吧,那咱們就再選選。要不,排除周期性行業好不好?好。
排除周期性行業的選股大名單:
有人說71只還是多,行行行,你說什么都對。咱只從食品飲料和醫藥生物這兩個長牛股頻出的領域選行了吧:
你看,只剩21只了,范圍進一步縮小。
又有人發話了,愛爾眼科、智飛生物這些估值太了,你不會是要我接盤吧?是是是,我就是要你當接盤俠的。
來,估值限定一下:
這一看,可以說是非常清爽了。PETttm小于40倍的有15只,小于30倍的有7只。這15只估值,其實算是挺合理甚至偏低了。
作者/六便士,?雪球大V,成長股投資者,微信公眾號:投資人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