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是一門學問,更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
決定我們生活方式的并不是過去的經(jīng)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jīng)歷的意義。翻看《幸福的勇氣》時因為這句話我決定仔細閱讀這本書。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宗教、哲學、科學本質上都是為了一個問題而來的
宗教、哲學以及科學,他們的出發(fā)點都一樣。即“我們從哪里來,我們在哪里;我們因該如何或者”。科學(science)一詞的詞源即拉丁語“scientia)僅僅是“知識”的意思。
哲學(philosophy)源于希臘語(philosophia)就包含熱愛知識的意思。哲學就是“愛知學”,哲學家是“愛知者”。
哲學和宗教的區(qū)別在于是否有“故事”宗教通過故事來接時世界,哲學通過沒有主人公的抽象概念解釋世界。
哲學是一門學問,更是一種生存態(tài)度。
為了探索真理,向著黑暗無限延伸的長長的竹竿上不斷地攀爬。質疑常識,反復地自問自答,在不知延伸至何處的竹竿上拼命地攀爬。停止攀登而中途跳下來,稱之為宗教,哲學則是永不止步。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突然就蹦出來一首歌《愛的路上千萬里》
愛的路千萬里 - -我們要走過去 - -別徬徨 別猶豫 - -
高山在云霧里 -也要勇敢的爬過去 - - -大海上暴風雨 - -只要不灰心不失意 - -
有困難我們彼此要鼓勵,有快樂要珍惜 -使人生變得分外美麗愛的路上有你也有我。
把愛替換成哲學不就是阿德勒的哲學說。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