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已經很少看電視劇了。工作繁忙,閑下來也總想躲在安靜的角落發會呆,越來越害怕人多吵鬧的地方,總感覺自己像老年人一樣,越熱鬧的場合越孤單越不知所措。
前些日子,受傷需要在家靜養,終于可以把手機調成靜音,不用擔心領導、同事的催命call,也不用頻繁看手機,擔心漏掉了什么信息;也終于不用睡前焦慮,盤算著今天沒做好的工作和明天的會議,更不用在鬧鐘響起前驚醒然后再睡去。
生活的節奏一下子慢了下來!
可以翻看買了好久的小說,甚至有時間可以追劇。我其實并不太接受青春偶像劇,可能是近些年雷劇太多,雷怕了,《最好的我們》都已經播出后這么久,我才試著看看。或許是被那共同的年代所吸引吧,用了兩天的時間看完了這部充滿青春記憶的劇。故事的情節很簡單,簡單到我們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也許是余淮、也許是耿耿、也許是路星河、也許是簡單、也許是β、也許是徐延亮、也許只是文瀟瀟。。。誰沒在那個高中年紀喜歡過一個人,也許是因為他做題的樣子很專注、也許是因為他打球的姿勢很帥,也許只是因為他的一句“哎、同學,你的書掉了”。在那個不經世事的年紀,在那個簡單的歲數里,喜歡僅僅只是喜歡。
路星河的56次求婚,抵不過余淮的一句“耿耿我來晚了”。三個人的感情里,總有一個人要退出。心疼這十年,每個人都是懷著怎樣的心情、抱著怎樣的信念才走下去的,那心該有多痛啊。網上有很多網友在表達,耿耿是和余淮在一起,還是應該接受路星河。突然想起了07年夏天的一部電視劇《奮斗》,還是大學生的我們,看著六個剛剛畢業進入社會的年輕人的故事,還記得那時候最風靡的社交網站人人網,總有帖子在評論那個叫米萊的姑娘,有種堅持叫米萊,有一種愛叫米萊。還記得開完那電視劇后,和當時的男朋友認認真真的爭論著到底是喜歡米萊還是夏琳。這么多年了,雖然我們都長大了,有了個自的生活,會在某個夜晚想起曾經的爭論,會想起自己喜歡夏琳的理由,敢愛敢恨,追求幸福怎么了。誰都沒有錯,只是三個人的感情,注定有人會心傷、會流淚。
路星河在樓道里對耿耿說“我喜歡你”“好喜歡你”“我鐘意你”的時候,我哭成了一個淚人。(怪自己好奇心太重,明明知道結局,看到他如此認真的表白,哭的稀里嘩啦)
昨晚,我對身邊人說,我想早一點遇見你。在那個什么都不太懂的年紀,在某個陽光燦爛的午后,遇見最好的我們。
現在,在一起的我們,就是最好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