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高三的日子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是枯燥黑暗的。但是在我的認知世界里像是陽光一樣溫暖燦爛,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時間,不僅應試能力有所提高,更讓我收獲了些許感恩。每天安靜的繼續著我的學業,遇到了一些人,發生一些故事。當然這些故事可以發生在任何一個人身上,平凡卻記憶深刻。忘卻的最好辦法就是深深地記住,清晰,凝重,真實,不敢添加一絲的演義與幻想。
高三七班,教學樓三樓最南側,對面水房,透過走廊窗戶可以看到圍墻內三百平米的柳樹林,部分地方已經被我們踏平,附近有幾個單雙杠,圍墻以外是海軍飛行學院的樓宇和操場,每天會聽到里面的號音。班主任教語文,責任心很強,畢業于沈陽師范大學,三十多歲,個子不高,禿頂嚴重,戴銀白色高度眼鏡,肚子挺挺的,習慣用右手在肚皮上摩挲畫圈,不管是春夏秋冬喜歡穿著襯衫,顏色隨溫度變化而變化。
他的語文課我沒聽過,不知道講得如何,我們之間交流極少。在我心目中一個班主任應該強硬、精明、老道,就像高二時期的班主任一樣,一是一,二是二,但是這個老師的優點是容易跟同學們打成一片,尤其是有幾個學生在我眼里就像把他當成一個“玩具”一樣,隨意談笑風生,不嚴肅也不適當。
我尊敬老師,尊敬這個職業,尊重教師的勞動,但是這次我遇到了另類。三年七班是充滿歡聲笑語,有太多人喜歡他的和藹可親和善良搞笑,放松的學習,高興的做事,可我的世界里沒有他,也許就驗證了那句古話,蘿卜白菜各有所愛。
開學第一天我依舊去的很晚,剛到教室門口碰見姍姍,她跟我說的第一句話是“元也在這個班”,當時我并沒有在意,但是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里卻是最重要的。元的出現讓我有了繼續學下去的勇氣和毅力。我坐在教室的最后面,聽課,背誦,解題,再則就是思考一下未來,我不知道我是誰?在哪?干什么?最要命的是我想不明白為什么要努力,為什么要奮斗,我的生活的終極目標是什么……滿腦子的問號沒辦法解答,只是自己壓在心里慢慢的消化,直到腐爛成肥料。到了教室后班里的座位還是滿滿的,我懷著一種厭倦的心理走到教室后排,找了個位置坐下。
開學不久,學校發了一張表格要求填寫個人信息,其中有一項是想考什么學校。大學對于我來說是個非常陌生的概念,我只知道北京有清華北大,沈陽有東北大學。正巧教學樓的大廳公示板上面貼著上一屆學生的錄取情況,上面有好多大學的名字,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學生到哈爾濱工業大學讀焊接專業,焊接技術算是一個本科專業有點讓我驚訝,可是他卻莫名其妙的吸引著我,焊接,將是一個什么職業呢?到現在我都沒有想明白,以前在家的時候也接觸過好多家里常用的焊接手段,但是我想一定不會是我生活中的那樣,應該有更廣闊的空間來發展焊接開發新的技術,他吸引著我……但是最后我寫的是湖南的湘潭大學的一個專業,我只是看中了湘潭大學,這個名字很好,不像什么武漢大學、四川大學那樣霸氣,湘潭給我的感覺是安靜、奮斗、堅持、名氣不大、成績不突出,應該算是一次意外的故事吧。
學校的本來意愿是讓我們樹立一個目標,然后才有動力。但這樣的措施對我基本上沒有任何作用,只是思緒中的一個幽靈式的過客,巧合的是我記住了。
高中三年時光已經進行到最后的一年,遇到幾個人,她們的微笑值得記錄,她們的話語值得回憶,最重要的是她們的存在值得感謝,收獲頗豐的一年。其實寫到這里我已經厭倦了細致入微的描寫任何一個情節,和前面的那種新鮮感差距很大,但是我必須堅持到最后直至完成起初的目標。
高考讓我們處于緊張的氛圍中,表情里塞滿不合時宜的痛苦,年輕快樂的印記消失,不管努力與墮落的結果如何,大學時期還有一絲主動學習欲望的人不多。
第一次調整座位是在開學后不久,我的同桌是穆,身材高大,臉龐清秀,有一顆牙齒不整齊,最重要的是性格幽默開朗。我們的前面是建和惠,建是一個非常刻苦的女孩兒,長得結實,胖乎乎的,尤其是圓圓的臉蛋配上大眼睛,看著就是不一樣。每次考試都是班級前五名而且有一次拿了第一。在我前面的時候她總是無緣無故的笑起來,看到她顫抖的肩膀就知道又在偷笑我們的談話。我問她“我們正討論呢你笑啥?”她從來沒有回答過我的提問而是笑個不停,其實是我們的對話讓她不得不笑,然后還得保持安靜的一面,想想就很困難。后來她搬到講桌旁的座位上,離我很遠,幾乎不接觸了,只是偶爾會長途奔襲的說一些關于學習和考試方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