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葉
2015.10.23
早起不再悲傷,鷓鴣或者其他蟲鳴,和著這秋的朝陽。晨霧還未散去,校園的街道顯得格外清凈。不知道是不是自己錯過了太久這樣的時光,所以過于新鮮好奇而享受這般美好。
學妹們偶爾路過,談些什么,我低著頭打著字,僅是路過而已。
校園里新建了條小路,在原來的草坪上,終于有了長凳可以休息,可以讓落葉飄落在身上。
建有兩個月了吧,本來的小荷塘,搭上鐵橋,對面其實不遠,原來的小路也可以通往。
還建了個小亭子,卻像公共廁所,這亭子不像中國古代建筑,沒有屋檐,沒有飛瓴。是個磚和水泥堆砌的小平房模樣,在屋頂又放了一個大木頭框架,亭子兩邊封閉,前面為門,后面一窗。
所以我的感覺就是公共廁所,在周莊,之前沒有復建的廁所,就是長這模樣。所以學校這亭子,我也沒多大好奇心去一探究竟,因為走到這個地方坐下來寫點東西,這還是第一次。
前面過去的三年里,沒有長凳,我沒辦法坐著,而小路過客匆匆,他們的討論,我聽不清鳥叫蟲鳴,無法寫點東西。
看著荷塘里的水,后現代感的鐵橋,圍著荷塘的柳樹和影子以及樹下的長凳,搭起來的木平臺,亭子,我還是想起《穆斯林的葬禮》里寫到的“燕京大學”,或許那個亭子更適合放在這自然里,起碼古樸和諧,不奢華卻有意境,那假山,那湖水,還有那書里美好的人。
我還是不能接受那個結局。就像各種電視劇結局。不管悲傷還是喜悅,有了結局,就像我離開了一群新認識的朋友,在腦海里融入和他們的生活畫面,卻悄無聲息說了別離。到現在,我看書還是依然,不喜歡一口氣看完。
現在的書,都變成了故事,真實也好,胡編亂造的也好,多么離奇的都有,我不否定。因為我出生在一個安穩小鄉村里,我的安穩,我的平平淡淡,不代表別人也和我過著一樣的生活。
可能在小時候未離開那片山的時候,我的世界,我見到的人都和我一樣的生活,后來走出來了,到了縣城,我以為世界就是這樣。別人和我的生活并沒有多大差別,雖然書里有真正描述世界的,這方圓之外的,但我那時認為,它們或許是老人們的世界,也像老人一樣變老,離去了。
再后來,我離開了家鄉,總之我這片葉子落在水里就隨江水東行。我這時候看到的世界更大了,我也知道無奇不有,但我從未親眼見過,或許等我親眼見過,我也老去了。
那時,和我當初一樣的年輕人也以為那么大的世界是老人曾生活的,而如今沒有了。
現在我漸漸覺得,從未消失,依然隨太陽東升西落,故事的主角變了,背景變了,如此而已。
不變的是人心,七情六欲,貪嗔癡恨等等,每個故事都似曾相識了。
我不是特別喜歡寫故事,可能是因為我見過的人沒多少交集,有交集的朋友,不知道他們太多家庭或者更多的資料,所以沒辦法寫。
我總是想到什么,看到什么就寫什么。
我還是喜歡唯美一點的散文,寫寫景,不多的故事情節。否則總覺得沒有什么文字美在里面,故事看的,最多就是“人性美”。
樹葉真的掉在我身上了,是樟樹。
今年的風好像不像往年那么讓我難以接受,可能我已經習慣這里。畢竟四年了。
以前啊,總覺得這里沒有秋天,夏天過渡到冬天特別不起眼。太陽突然就不那么熱烈了,風突然就濕冷濕冷的,天空大部分時間是灰沉的,鳥兒也不見,衣服總穿不暖。
我不知道,我半小時就打了這么點字,我想說說一些過去的事的,沒時間了,因為我得去上課了。
噢對了,我現在每周只有禮拜五早上有課,今天恰巧就是禮拜五。
明天或許我就沒這個閑情逸致出來吃早餐,走在這小路上,看著陽光透過樹葉間隙照在我身上,聽著鷓鴣叫,我不知道是不是鷓鴣,我沒見過鷓鴣也沒見過叫的這東西,但是聲音內容好像“鷓鴣”。
學校的小河,池塘,水都是靜止的。但看起來碧綠,平靜。以前在露臺上班,每天看著船只過往,掀起波浪,拍打我這邊的碼頭,水倒是沒這么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