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7年最后一個多月,我開始問自己:
這么多年來,
為什么我總是過得這么沒有目的性?
為什么我每天做事情都沒有動力?
為什么我一直以來都這么迷茫?
......
后來我慢慢的發(fā)現(xiàn),我之所以感覺一天什么都沒干就過去了,是因為沒有對自己的時間進行管理;我之所以總是感覺目標達不成,是因為沒有對目標進行精細的量化。
于是,在2017年的尾巴,我開始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自我管理。
我把自我管理分成了兩大塊,一塊是時間管理,另一塊是目標管理。
首先說一下時間管理,在這個時候,處女座的優(yōu)勢就顯現(xiàn)出來了:精確、仔細。
(哈哈,裝完就跑~)
同樣都是一節(jié)課四十五分鐘的時間,
為什么有的學生就能掌握課堂上的大部分知識,
而有的學生可能僅僅學到了一點點?
同樣都是一天八小時的工作時間,
為什么有的人能提前保質保量的完成當天的全部工作、甚至還完成了許多額外的工作,
而有的人到下班的時候電腦前面還是今天早上的第一個頁面?
......
關鍵在于他們對于時間的利用率。
我把它理解為:有效專注的時間占總時間的比率。
這樣就很好理解了,如果你在工作日,實際專注投入的總時間為4小時,那么你的利用率就是50%
看到這里,有的人可能會說,我每天效率都是百分之九十以上。
那么,真的是這樣嗎?
以工作日八小時為例,去掉一天的午休、吃飯時間大概兩小時,還剩六小時。去掉總共的去洗手間的時間,就按半小時來算,還剩五個半小時。除掉雜七雜八的事情,往多了算,還剩五小時。嗯,剩的這五小時是你的工作時間而不是有效專注時間哦。
那么,什么是有效專注時間呢?我以我自己敲代碼為例,除了敲代碼,其他任何時間都不算有效時間。嗯,也就是說,收發(fā)郵件的時間,無效!瀏覽網頁的時間,無效!跑腿的時間,無效!
這么樣算起來,接著上面的例子,在實際工作的五個小時的時間里,如果你能真正專注投入進去的時間達到四個小時,那你就是大神。因為專注太難了,可能突然有個人找你說話,也可能突然有個別的什么事。這些時間,在我這里都算作干擾有效工作的時間。
(二)
關于專注時間,我說完了,接下來我就做了一件非常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情。
我把每天的有效專注時間、to do list和我的技能成長累積時間結合在了一起。
我先發(fā)一張我平日的 to do list 的截圖,然后我按照這個截圖講解。
我把每天要做的事情按照重要性和緊急程度分為了四大類:
A:重要而緊急
B:重要而不緊急
C:不重要而緊急
D:不重要且不緊急
不過我一般在日計劃中只寫A與B,因為只有這兩項會提高我的技能(下一部分會講)。不重要而緊急的事情,比如說收發(fā)郵件,我一般會安排一小段時間集中處理,可以是中午抽十分鐘,也可以是晚上抽十分鐘集中處理。D類的事情一般是玩游戲之類的,那么對于這類事情,如果我有時間就會去做,沒時間的話,就不會去做了。
你可能對于每個括號里的內容不是很了解,沒關系,我單獨抽出了其中的某一項,然后用下面這張圖為你詳細解釋:
(三)
細心的你可能會有疑問:小東,你寫的“技能:統(tǒng)計分析”之類的到底指的是什么呀?
這就是我的另一個秘籍:成長技能。
關于成長技能的靈感,源自于《異類》中的一句話:
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xù)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受到這句話的啟發(fā),我創(chuàng)造出了屬于我的技能體系。
每天,我都會匯總我這一天每個技能又累積了多長時間,然后填入到成長時間累積的表中:
在表中,我每天晚上會把當天成長最快(有效專注時間最長)的技能加粗,告訴自己,原來我今天這一項技能成長最快呀!最左邊那一列,是我的累積時間。這里我要說明一下,我是從11.13開始計算的,因為之前的時間沒有進行管理,所以自己腦子里面估計的話可能會有點不準,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我從我能較準確把握時間的那一天開始算起。
我把我的自我成長分為了很多個技能,然后會在一張表中記錄每天鍛煉到該技能的有效專注時間。每天、每周、每個月,我都會整理這個大表。當我看到該技能的累積成長時間不斷地在增加的時候,我的心里是十分的充實和滿足的。因為我知道,我這一天,沒有虛度。
上面這張圖是我從2017年11.13到2017年12.31的總共的技能累積時間。為什么是從2017年11.13開始呢?因為這一天是我真正開始反思自我、決定進行自我管理的時間。這一天對我來說,非常難忘。
從圖中可以看出,目前我把技能分成了前端、統(tǒng)計分析、寫作等十多個技能。完成to do list中的不同事情,可以對應地提高不同的技能。怎么樣,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如果你像我這樣,通過提升技能的方式來完成每天要做的事情,相信你一定能專注、高效地完成。
(四)
說完了時間管理,接下來我再說一下目標管理。
我們總是高估了一天能做的事情,而低估了一年能做的事情。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不能很好的完成自己的計劃,是因為沒有對這個計劃進行有效的拆解。如果把年計劃拆分到每個月,然后再把月計劃拆分到每個周,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完成目標其實也很容易的嘛!~
以我為例,我的2018年計劃在寫作方面的目標是:發(fā)表50篇文章,累積寫8萬字。
乍一看,好像這個計劃挺難完成,但是如果進行拆解呢?
50篇文章,平均每個月就是4篇,然后再分到每個周就是一篇。每個周僅僅寫一篇文章,這是多么的容易完成。每個周的計劃都完成,也就代表著每個月的計劃都完成了,而當我每個月的計劃都完成的時候,我的年計劃也就輕輕松松的完成了~
上面是我對我的2018年的計劃(部分)進行的拆解,不知道對你有沒有啟發(fā)呢?
將目標不斷地拆解成更小的目標,自己實現(xiàn)起來會更容易,也會更加容易的提升自己的成就感和信心。嗯,這是我的目標管理的方法,不知道你是如何管理你自己的目標呢?
(五)
嗯,這就是我的2017年收獲最大的地方。
2018年,我會更好地對自己進行管理。
另外,2018年,我也在期待著一份轟轟烈烈的愛情~
我會不斷打磨自己,
讓自己變得更加優(yōu)秀,
迎接生命中那個人的到來!~
我是潤小東,我會認真的珍惜屬于我的每一分、每一秒,你呢?
簡書大學堂無戒90天挑戰(zhàn)營(第06篇)
這是我在簡書的第11篇原創(chuàng)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