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18日,盡管全城拉起了防空警報,但在日益喧囂的社會面前,這一天依然過得波瀾不驚。
窺某人想起了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先烈們,他們生活在我們輝煌的華夏文明中難得的黑暗時代。那是一個小小年紀就丟掉性命的時代,也是一個年紀輕輕就干大事的時代。那時的社會沒有一個人研究養生學術,沒有一個人顯得老態龍鐘,每個人走步履匆匆,被時代驚恐的神色中都寫滿的生存的壓力。但細細咂摸,那似乎也是一個有理想、有信仰的時代,黑暗的暴雨中總有著忽明忽暗燈塔發出的光,指引著青年尋找著生命的意義。
而社會發展至今,接受教育已經大幅提升的我們卻變得越來越浮躁、越來越焦灼,我們獲得了比當時的年輕人平均長出半個世紀的生命卻越來越不知所謂。
人人都在飽飲著成功學的毒雞湯,搞不上幾輪融資就根本談不上理想。人人都在網上發問:“如何可以輕松兼職月入過萬”、“一年之內賺到50萬是什么樣的體驗”,一切投其所好的媒體也開始傳播所謂灰產思路。
我想我們可能真的搞錯了人生的次序。我們應當先讓自己變得值錢,而后自己才變得有錢,當前越發成熟的國內市場環境,投機的市場份額日漸縮水。最后照進你生命的光只能是你的能力和道德,而非其他。
人們總是希望別人能夠幫我們決定一切,讓自己可以便捷的甚至沒有任何焦灼的走完人生的旅程。我們沒有思考和產出,只是在麻木的攫取,如同巨嬰一般將視線所及塞到嘴中。
心理上的斷奶總得靠自己完成。愿短短人間,我們都得以飽嘗喜悅與悲苦。
筆墨行佛事,悲顏書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