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籃球的新時代已經到來了,傳統的籃球理念已經發生了嬗變。2015新科冠軍勇士隊則用自己完美的表現詮釋了籃球發展的新潮流。
勇士隊是一支以投射為主的球隊,進攻手段主要以投籃為主、突破為主。這樣一支球隊,就是俗稱的跳投球隊。在NBA長達70年的歷史里,依靠投籃取得冠軍的球隊屈指可數,2011年的小牛隊是我們最近記憶的代表。除此之外,內線薄弱、無總冠軍經驗等一系列問題都為ESPN專家所詬病。勇士的奪冠打破了一系列傳統籃球理念的束縛。為此,筆者嘗試列舉一些勇士隊所面臨的與傳統籃球理念不相符的問題以資討論:
1.跳投球隊不能奪冠
跳投球隊不能奪冠,這在任何一個看球多年的球迷來看都是理所當然的。縱使2011年諾維茨基帶著一干射手不可思議地戰勝熱火奪冠,但這也依然沒有改變人們對跳投不信任的傳統理念。
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是因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投籃是靠天吃飯的。對于任何一個以投籃為主的球隊來說,穩定的命中率是每支球隊都致力追求但又無法控制的重要因素。對于球隊中的每一個以投籃為主的球員來說,每個人由于射術水平不同而有著不同的命中率表現。對于每一場比賽而言,球員的興奮度、疲勞度以及主客場、比賽重要性等多個因素對球員投籃的命中率都有著不小的影響,想通過穩定的投籃命中率維持持續的輸出無疑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
第二,射手一般持球能力較弱。一般情況下,射手的投籃和輸出需要有一定出手空間和節奏感,可要保持這兩點非常不容易。一是出手空間的體現,一般情況下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式找到出手空間:一是通過無球跑位跑到空位接球跳投;二是通過大個兒擋拆空位出手。而作為頂級射手的庫里,除了以上兩種方式可以制造出手空間以外,他還可以通過自身超強的花式運球制造出手空間。至于節奏感的問題,每個射手的習慣不同,具體可分為以下幾種:一是接球定位投籃,這種情況下的射手一般是站在固定的位置等待其他球員輸送炮彈。巴蒂爾、鮑文、米勒是這類球員的代表;二是無球走位投籃,這種情況下的射手一般是通過跑位,走到自己喜歡的位置空位出手。這種無求走位除了射手本身的無求走位技術以外,還需要隊友在內線所提供的擋人支持,雷阿倫是這類球員的主要代表;三是持球晃人投籃,這種情況下的射手具有較強的運球能力,通過運球晃人找到投籃的節奏,庫里、克勞福德是其中主要的代表。當然,庫里其他兩種找節奏感的方式也不弱。
對于庫里、克勞福德這樣的運球大師而言,想完全限制是不可能的。因此,相較于其他持球能力較弱的射手而言,他們有著更為廣闊的進攻空間和更為豐富的投籃手段。對于不能自己主動制造進攻空間的射手而言,穩定的投籃輸出依賴于一個擅長傳球的核心控衛的貢獻。因此,一般射手的價值是要依附于球隊核心控衛的,沒有空位射手難以發揮其最大價值。
第三,投籃是明顯偏軟的進攻手段。在壯漢如林的NBA,肌肉、身體是貫穿比賽始終的因素。沒有強硬的身體,不敢對抗以及年齡偏大是諸多球員選擇外線投射的主要原因之所在。這也是射手天生所攜帶的局限性(當然,這是對于一般射手而言的。不排除湯普森這樣身體素質也超好的投籃后衛)。因為身體偏瘦弱、不敢身體對抗的緣故,一旦遇到牛皮糖式或喜歡身體對抗的防守型后衛,射手們將感到非常不適進而打鐵聲不絕于耳。這類防守型后衛,遠的如布魯斯鮑文、拉加貝爾,近的如德拉維多瓦、貝弗利以及托尼阿倫之流。當射手們遇到這一群人的時候,投射壓力是非常大的,除了他們牛皮糖式的防守以外,額外的身體壓迫與對抗也是射手頻繁打鐵的主因。在總決賽的第二、三場中,庫里被德拉維多瓦限制的非常厲害,于是“庫里終結者”的外號就賜予了名不見經傳的德拉維多瓦,但庫里就是庫里,作為新科的MVP,不會因為強力的防守而退出。在后面的幾場比賽中,命中率回升,得分上漲,在整個總決賽系列中,六場比賽場均26分,整個季后賽中場均28分。
庫里雖然有著射手天生的身體素質不佳,容易受到身體壓力對抗的毛病,但是總決賽的表現庫里用更多的無球走位、擋拆分球為隊友提供輸出,同時也為自己的遠投功力正名。
2.得內線者得天下
距離籃筐越近,投籃命中率越高,反之則越低。因此,一般情況下,內線球員命中率是比外線球員命中率高的。同時,球隊中擁有者一兩個大個子是球隊籃板的保障。進攻籃板和防守籃板的保證是球隊的生命線,沒有籃板的保證球隊的運轉無從所起。
勇士有兩個傳統的大個內線,一個是全明星大衛李,另一個是防守悍將博古特。本賽季自大衛李受傷以后,德雷蒙德格林頂替了大衛李的首發位置出任首發大前。在總決賽第四場以后,伊戈達拉頂替博古特出任先發。
勇士隊在最關鍵的場合和比賽中嘗試使用小個兒陣容,放棄了籃板的保證。在整個季后賽系列看來,效果奇佳,雖然失去了籃板的保障,但獲得的速度與快速輪轉為球隊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得內線者得天下”隨著勇士的奪冠而被打破。代表著高速、精準的籃球大趨勢對傳統籃球理念“得內線者得天下”產生了強大的沖擊。未來的大個子們除了要有一手好籃板以外,還需要有一手好投籃,適應高速節奏,否則難以適應未來的籃球大趨勢。
3.小球旋風的球隊不可能獲得冠軍
勇士隊是開啟聯盟小球球風的球隊,太陽是把小球球風發揚光大的球隊,而熱火則是把小球演繹到極致的球隊。但自始至終,小球球風在各隊主教練和總經理以及球員看來,都難等大雅之堂。
熱火的兩次奪冠,今年的勇士奪冠,是對小球球風的發揚光大。隨著球員的身體素質越來越強,投射能力達到了驚為天人的水準,強調快速反擊、轉換球得分、遠射為主突破結合的小球球風將進一步風靡全聯盟。
當然,除了豐富的進攻手段和快速的得分方式以外,小球球風的球隊在季后賽中要想走得更遠,必須要有一流的防守體系。熱火的外線壓迫性防守,勇士鋒線的輪轉防守都是最終奪冠所必不可少的利器。有些專家認為,今年勇士打敗騎士獲得總冠軍是進攻打敗了防守。筆者不是這樣認為的,勇士隊的防守在全聯盟也是數一數二,只是因為強大的進攻能力掩蓋了勇士完整的防守體系帶來的加成防守效果。
4.經驗是奪取冠軍的重要因素
對于勇士隊所有的隊員而言,沒有任何一個人有著總決賽的經驗。除了主教練科爾和助理教練沃頓有著總決賽的經驗以外,球隊上下無人有經驗。而對騎士隊來說,球隊當家球星、聯盟第一人詹姆斯在總決賽之前有著五次總決賽的經驗,其他球員都沒有總決賽經驗。
對于一支毫無總決賽經驗的球隊來說,教練經驗和球員經驗是兩碼事。在比賽進行過程中,教練只能從旁指揮,賽場中發生的具體情況抑或是突發情況需要球員自己處理,教練難以幫助。對于第一次進入總決賽的球員而言,犯錯、失誤、緊張難以避免,除了仰仗主教練的指導幫助以外,還需要球員自身的調整提高。
雖然沒有總決賽經驗,但勇士球員們用自己的表現完美地詮釋了自身超強的調整能力和主教練強大的臨場指揮能力。歷史是用來創造的,誰說沒有經驗就不能奪冠?勇士用自己的表現完美地擊敗了經驗論的泛濫。
當然,雖然上述規律被勇士隊悉數打破。但籃球的終極規律在勇士隊身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那就是:團隊的合作。
今年總決賽的主題就是:極致的團隊VS極致的個人。最終以團隊的勝利宣告結束,縱使詹姆斯場均接近35分,三雙的數據冠絕歷史,但依然沒有打敗極致的團體。
某位ESPN專家說,今年如果馬刺不受傷,歐文、樂福在球隊,勇士就沒有那么容易拿冠了。筆者對于ESPN專家的該言論表示無語。歷史是不能假設的,球隊的晉級與否除了依靠自身實力以外,球隊戰術的執行、主教練的臨場調整能力、球隊的整體傷病狀況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進入總決賽的球隊,哪一支不是浴血奮戰殺出來的,那是兇狠、強硬、淘汰、生死、票房、戲劇的綜合展示。
想進總決賽?不付出血的代價、激烈的肉搏、無數的小動作,你能進得去嗎?庫里面臨的突然倒地、湯普森的腦震蕩不是嚇壞了無數球迷的心嗎?每支球隊都會面臨受傷的困擾,所謂沒有遇到誰、哪支隊受傷自己占便宜那是完全不負責任的說法。
季后賽、總決賽是球隊整體實力的體現,是一支球隊大方向建設的綜合考量,是球隊保護球員、減少傷病總體策略的展示(例如主力輪休)。沒有一支球隊是靠著運氣奪冠,即使有2013賽季的雷阿倫終極一投,那也是建立在球隊強大實力基礎之上的。沒有強大的實力,運氣是不可能讓你進入總決賽的。
整個季后賽走來,陪著勇士隊酸甜苦辣,其中的滋味只有真正的球迷自身才能有所體會。代表著籃球新潮流,強調快速推進、擋拆投射、無球走位、瘋狂遠投為主的勇士隊勢必掀起NBA球風變革的旋風,新時代來了,每一個冠軍的整體實力和球隊風格都是新時代籃球潮流的最佳詮釋。傳統理念不是墨守成規,走在時代的前列,研習適應現代風格的球隊戰術體系和風格,才是前進之路。發展才是真正硬道理,要隨著大潮流的趨勢去改變去適應,這樣才能走到時代的風口浪尖。當然,這仰仗于新時期球員整體身體素質的提高和個人技術的變革,以及高科技時代所帶來的種種便利。
沒有哪一支球隊可以輕輕松松奪冠,正如沒有哪一個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一樣。
大愛庫里,大愛勇士!!!同時向我的偶像之隊馬刺致敬,團隊取勝的理念在另外一支球隊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以上圖片摘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QQ:492488870
}, ???8,?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