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期待成功,但失敗總是不期而至,而你面對失敗的態度,決定了你的成長速度。
下面是我認為在失敗來臨時,我們應該持有的態度:
①把失敗當做是“提前的預警”
面對失敗,你首先應該感到慶幸,因為它發生在了當下,你提早遇見了它,那么將可以在未來避免它,它是一個提前的預警。
比如你在公司內部演講卡殼了,失敗了,但同時你也就該慶幸——還好只是在內部,如果代表公司對外演講,那將會是更大的危機,我還有時間改進。
從這個角度看,面對失敗,你是不是該感到慶幸呢?
②把失敗當做“必要的過程”
很少有誰能一次性成功,從概率上看,失敗才是必然,成功才是偶然。
所以我們更應該把失敗當做是通往成功的必要過程,當年曾經有個記者問愛迪生:“聽說你發明電燈泡失敗了1000次,有什么感想嗎?”
愛迪生回應道:“我不是失敗了一千次,而是發明電燈用了1000個步驟?!?/p>
把失敗當作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每一次失敗,都向成功邁進了一步。
③把失敗當做“變革的機遇”
20世紀80年代,英特爾公司在存儲器業務在日本企業的猛烈打擊下,失敗了。于是英特爾公司放棄了存儲器業務,把重心轉向芯片領域。事實證明,當年的那次失敗,成就英特爾這個芯片巨頭。
失敗并不可怕,但你如果你擁有以上三種對待失敗的態度,我想和你說:“失敗了?恭喜你!”
我是@飛翔的海馬,專注于個人知識管理與效能提升。歡迎關注我,陪你持續學習,解鎖人生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