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總有這樣的人,叫人覺得不花癡一下都不正常了。”
1
說實話,我并不是閱讀狂熱證患者,也沒有飽讀詩書,滿腹經綸,只不過比起其他可以稱之為興趣愛好的事情,閱讀稍勝一籌罷了。
因為當年電視劇《何以笙簫默》大火的緣故,我才了解到作者顧漫,才買了原著來看。順便,知道了作者的另一本青春愛情小說《微微一笑很傾城》。
不得不說,顧漫對于起名想法挺有趣的,《何以笙簫默》男女主角分別叫何以琛和趙默笙,劇中介紹了女主名字的由來,出自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悄悄是別離的笙簫”之句,男主何以琛,故《何以笙簫默》吧。
想必《微微一笑很傾城》也是延續了這樣的做法。女主角叫貝微微,游戲ID蘆葦微微,男主角肖奈大神,游戲取名一笑奈何。
于是,微微。一笑。很傾城。
取了每人一半的名字,組合起來卻也邏輯通順,并非常契合女主在書中的氣質。
有趣的人起有趣的書名,讓讀者有趣的讀書,更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啊。
讀《微微》的時候,只用了一天時間,可想而知,只記得了重要情節,了解大概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而忽略了講故事的方法與故事本身的精髓之處。
看書僅僅停留到看過的層面,并沒有吸取到什么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哪怕,記得書中一兩句描寫入勝的金句也行,然而并沒有,顯然,這不是正確的讀書過程。
突然想到一句略干貨的話:“人一生做過的許多事情,可以稱之為經歷,這些經歷經自己認真總結之后,才能稱為經驗之談,否則,你的一生是匆匆一過的人生,并不是收獲滿滿的一生。”
讀書也該如此,每讀一本書,也應該總結一番,一來加深印象,而來吸取書中精華,轉為自用,這才是你真正讀了這本書。
寫到這里,我有必要去買幾本閱讀方法的書來看一看了。
2
遺憾的是《微微》電影版上映的時候,我沒有去支持一下票房,因為這是第一次先把原著給看完的改編電影。以前都是先看視頻版,覺得有意思才買原著看,《余罪》、《何以笙簫默》都是如此。
哦,《余罪》原著還沒看完,哈哈。
以前見視頻底下評論,很多看過原著的網友都義憤填膺的說毀原著,選的演員不符合書中描寫氣質等等,作為茫然代表團表示有點嫉妒啊,就像一群好友聊天時,他們在說一些你不知道的云云等,覺得對方好牛逼啊,你很想參與進來,然而你尷尬的是,給你說話的機會你都不知道說什么。
嗯,就是這個感覺。雖然網上誰也不認識誰,但是看著人家以過來者的口吻評論,寫一些影評,就是感覺好牛逼。
哎,好可惜。
好在《微微》電視劇又出來了。
不能再錯過了。
于是,追劇。
追劇結果:
工作耽誤了大半天。
腦子里全是嫁給楊洋的腦補畫面。
我也可以牛逼的帶著原著感概下了。
鄭爽整容后更美了。
3
由于電視劇還沒結束,就目前看的淺談一兩點。
記得之前有個測試,就是一部劇特別火的時候,測試你會是這部劇里的誰?
那么,你會是《微微》里的誰呢?
想必大家都更愿意做貝微微,原因明顯,集美貌智慧于一身,追求者很多,卻偏偏都波瀾不驚,滿不在意,大家都喜歡的校園風云人物也對其情有獨鐘,叫誰不樂意啊!
可是,往往很多人成不了貝微微,頂多是個趙二喜。
當然,不是說趙二喜不好,只是說貝微微大家更愿意當。
很多青春愛情片里,為了達成反差碰撞出來的感官效果,大多數會把男女主角其中一人設計成平凡無奇,沒有任何競爭力的傻白甜角色,女性居多。另一人則是眾星捧月,萬眾矚目,可以令許多異性分分鐘想把他睡了的偶像級人物,女性居少。這些劇為什么會火,原因就是我們現實中做不了女主角,只能從劇里望梅止渴一下解解饞。
我身邊的美女帥哥大多數另一半依舊是俊男靚女,電視劇看看就行了。
現在都流行勢均力敵的愛情,貝微微和肖奈便是如此,顧漫了解這一點,才不會把這部書落入俗套,微微不僅漂亮,身材超棒,還是吃都吃不胖的類型,簡直是所有女生夢寐以求的啊!當然一點不能忘記:微微還熱愛學習,可以稱之為學霸了吧。
肖奈我就不說了,大神二字足以形容,還是說一句吧,簡直無所不能啊。
所以,微微和肖奈在一起,真的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4
我們來說說趙二喜。
趙二喜在貝微微的光環下,確實顯得比較傻白甜。可是,我們又何嘗不是呢,在校園里,面對像肖奈大神一樣的風云人物,我們也仰望,見一面會心跳加速,久久不能忘記。然而,我們知道這種人只能在夢里跟他熟,現實根本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一種情況除外,你的閨蜜是貝微微那樣的人,你成貝微微的小跟班,傳話筒,順便和大神套一下近乎。
為什么我前面說,頂多是趙二喜呢?
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顏值低啊。
都說不能以貌取人,是的,這是正確的不能再正確的正確價值觀,也是最不能說服人的正確價值觀。
敢說,99.99999999····%的人做不到。
一個對你好的連你自己都看不下去的人,長個豬八戒的臉,你會跟他嘛,晚上還有興趣做愛啊?
還有一句話比較流行:“對一個人,始于顏值,陷于才華,忠于人品。”
顏值依舊雄赳赳氣昂昂的排在第一位。
趙二喜的人設,就是一個普通女孩,愛吃,愛鬧,愛八卦,對大神向往,卻也有自知之明,一邊吐槽自己為什么沒有人追,一邊滿心期待愛情之花可以綻放,想努力過好一生,也會因種種借口墮落一番。
從趙二喜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這也是喜歡她的原因。
5
今天看到喜歡的作者寫了一個“沒有愛情故事”的故事。
作者的一朋友26了,比較喜歡看言情小說,原因竟是他至今還沒有經歷過愛情,誰誰誰都有,就他沒有,所以從小說中感受愛情的酸甜苦辣。
想起之前有個人在我文章底下評論:“我都20歲了,竟然沒有人追過,什么原因?
我驚愕。
沒有故事的人真的存在。
趙二喜有故事,我們曾有過故事。
所以,欣慰著生活吧!
講真,看完還有一個最大的感慨:
上學時,沒好好玩游戲感覺錯過無數個肖奈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