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漢書里曾記載著這樣一句話: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今天,我在陽明先生的語錄找到這樣一句話:若自己病痛未能除得,何以能療得天下之病。每一件轟轟烈烈的大事,都是從小事著手,逐漸積累起來的。
昨天一個陌生的人操著奇怪的口音打電話問我要其他辦公室的電話。我出于對對方身份的懷疑,我告知他我不知道電話號碼。事實上,我不知道同事的辦公電話,但是我可以查到,在某種意義上講,我應該是“知道”的。掛斷之后,我突然發現自己撒謊了。一個謊言,就這么無意識的出現了。中午我和同事一起散步,一輛警車突然從身后竄了出來,在非機動車道逆向飛快的行駛遠去。見此,我忍不住吐槽了幾句。然后,我發現自己無意識的抱怨了。
一句不起眼的謊言,一句無意識的抱怨,我在無形之中給社會釋放了負能量。如果每一個人都無意識的輸出這樣一份能量,那么這個世界會變得多么可怕?想到這里,我覺得自己很慚愧。簡單的小事背后,反映出來我自己修養的還不夠。如何真誠的與陌生人溝通?如何在看到不文明行為時不抱怨?簡單的小事背后,需要的是篤實誠信,包容善良。如果每一個人都懷著誠信寬容之心,那么我們的世界是不是會更美好?結果,顯而易見。
我們總說要為祖國做貢獻奉獻60年,然而我們似乎忽視了前提條件。決心為社會發光發熱之前,我們是否曾認真的審視過自己的道德修養,專業技能等諸多方面達到為祖國做貢獻的要求了嗎?在這場無人閱卷的考試中,我們真的及格了嗎?
社會就是由我們些平凡普通的人組成的。我們每一個行為,每一句話語都是投入湖面的石子,都會引起圈圈波紋。對社會而言,個人修養水平的高低,至關重要。因此,持續不斷的修行自身,是對自己與社會的負責任,是對自己與社會做貢獻。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致良知,我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