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
01
每每讀到古人讀書之“廢寢忘食”便覺自行慚愧,更不要說“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境界了。
有看到人就說了:“因為他們不會上網啊....."。
哈哈哈,姑且一笑之。
所有人都說互聯網使得信息膨脹了,信息日新月異,古人那一套“沉浸式”讀書只會落得“跟不上步伐”。
嗯嗯嗯,也許吧,也許。
其實相比較信息是否真的爆炸,我更在乎自己是否還能在一個安靜的午后,捧著一本書,從白天走進黑暗,從現實走到另一個世界。
02
一個人,一條椅,一本書,一杯淡淡的茶,如果可以,奢望能有幾縷陽光,就再好不過了。
記得以前在老家的時候,我常常會在太陽透過紗窗溜進紅漆大門時,搬一個四角板凳坐在的門前,后面拉著一個長長的影子。
再順手泡一杯龍井,放在靠近桌腳的地面上,同時擰開杯蓋,除了茶香,還混雜著一些陽光的味道。
陽光稍微強烈些,我側對著陽光,一面感受陽光所賞賜的光照與熱量,一面感受來自屋內長影與清冷。
中午的時候,陽光又悄悄撤離,照射的光會更強些,我便把板凳往前挪挪繼續埋到書里,再轉個角度背對著刺眼的陽光。
蜷縮的茶葉,在遇到開水后慢慢舒展開來,飽滿吸取水分以后慢慢沉靜下來,在陽光下,竟然也呈現出裊裊上升的形態了。
小時候記得都是雙手捧著書看,可能那時候覺得書顯得特別厚重。等慢慢長大以后,雖然感覺書的重量是變輕了,但是仍感覺很“厚重“,或許是知道要真正讀懂一本書,需要認真讀,反復讀才能把這本書變得“輕一點”,也才對得起苦心孤詣寫這本書的作者。
自從買了電子閱讀器kindle,雖也愛不釋手,閱讀也方便許多,但似乎找不到那種厚重感,還有陽光下翻動的影子。
03
之后上了大學,又喜歡上了泡圖書館。
依舊是喜歡一個人,一個椅子,一杯熱茶,坐在偌大的圖書館里,依偎著散發著木香的書架。
依舊從上午到晚上,從白天走進黑夜,從現實到虛幻。
經常是喝完最后一口茶,口干的受不了再停下,輕輕折一下書腳,小跑到外面的茶水間出去重新泡上一杯,然后小疾步回到座位。撫平折痕的頁腳,繼續沉浸在書海里......
總是在圖書館大叔的一聲叫喊把我硬生生從從虛幻拉進現實,一抬頭月光不知什么時候已經跑到窗下,暗中反射著些寒光,讓我又想起童年時靜謐與安詳。
也許這滿滿書架的書也是需要休息的吧,在日光燈和柔和的月光下,我靜靜感受它們富有節奏、穩重的呼吸聲, 在所有燈光熄滅后陷入夢境。
摸著黑走出來,外面依舊是夜的寧靜。風,微涼,但吹得心里很踏實。
世界讀書日,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