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果讓我選今年11月最值得期待的電影,我一定選《你好,之華》。
電影導演就是那個指導了《情書》的日本大導演巖井俊二,主演則是被陳可辛贊為“所有導演的夢想”的周迅。
電影借著陰差陽錯來往于兩代人之間的書信,揭開了一段塵封的青春故事,一段令人嘆惋的悲劇命運。
這樣劇情的設定,也被很多人稱作是中國版的《情書》。
我一直癡迷于這種介于現實和青春之間的題材,她既能讓我們在影像中重新體味青春的滋味,又能映照現實,讓青春不那么虛無縹緲。
很多人說,《你好,之華》在傷感中帶著治愈,一如巖井俊二一貫的風格,我卻覺得這是一部殘酷的悲劇。
看完電影,腦子里突然冒出一句話:原來,每一段青春,都會被現實撕裂。
之南,一個那么美麗的少女,她的早熟、純真和內斂無不蘊含著詩一般的唯美。她是男同學默默暗戀的夢中情人,是老師眼中的優秀學生,畢業時,她更是作為優秀學生代表上臺發言。
就是這樣一個集齊了人間所有美好的女孩,卻在懵懂中錯失所愛,嫁給了一個暴虐的渣男。在婚姻里,她屢次被家暴,以至于患上了嚴重的抑郁癥。
最終,以自殺的形式了結了一生。
而那位錯失的愛人尹川,也因為對之南的思念,一直沒有結婚。
初中時,之南曾夸贊尹川的作文寫得好,說他將來一定會成為作家。因為這句話,十幾年來尹川一直致力于寫作。
但人到中年時,尹川驀然回首,卻發現自己這一生唯一拿得出手的作品,就是那部以前女友的名字命名的愛情小說《之南》。
原來,他所謂的寫作只是想要寫之南,他寫作的目的不過是想要記錄下屬于他們的青春故事,并且,讓之南看到。
這是一段錯過的故事。一如許多人的人生——年少時,自以為一別兩散的瀟灑,卻不知換來的是一生的錯失。
電影的結局,依舊是用了之華的畢業感言做結尾——
“我們這些人,終將會走上不同的道路,但無論如何,誰也不能否認,中學時代是我們一生都無法抹去的美好回憶。我們當中有的人,也許會實現自己的夢想,有的人,也許不會。對于未來,如果現在你問我,我也說不好,但我覺得這樣很好,這正預示著我們的未來有無限的可能。”
很多人說,這樣的結局很治愈,可我感受到的卻是一種徹骨的寒涼。
那個叫之南的美麗女孩,再也不會睜開她那雙純潔的眼睛了。
二十年前,當她睜著那雙詩一般的眼睛,站在講臺上念出那些充滿了憧憬的青春語句時,她怎么會想到,命運早已對她設定好了一段殘酷又兇險的旅程。
02
之南的女兒睦睦對尹川說,母親把他郵寄來的小說初稿反反復復地閱讀。
睦睦說,那些信她也讀過。睦睦還說,在自己和母親特別難受的那段歲月,是尹川的信在支撐著她們。她默默地告訴自己,總有一天那個給母親寫小說的男人,會來把她們接走的。
可我卻覺得,也許正是尹川的那些信,讓之南變得更加絕望。
那些文字里的美好,那些回憶里的快樂,那個錯過了卻又自始至終深愛著她的男人,都只能將她殘破不堪的現實境況映襯得更加破敗。
之南,她曾經是一個那么完美的女人,又怎么能坦然接受這輸得一敗涂地的人生?
她的自尊和自卑,都讓她沒有勇氣跟尹川聯系,只能躲在角落里一遍遍用回憶和現實的殘酷對照來撕扯自己。
這種痛,真的太難受了。
03
曾經,我的一位男讀者告訴我,某一天,他突然收到了來自前女友的電子郵件。
那里面只有一句:“今天,我們聊起了學生時代,我想告訴你,我想你了。”
看著那封電郵,男孩突然就哭了。
男孩告訴我,分手時,他們互相約定拉黑了彼此的聯系方式。因為曾深深相愛過,所以便無法做到像普通朋友那樣若無其事地聯系。但又不忍心完全失去對方的消息,所以就記下了彼此的電子郵件。
那是分手五年后,他們第一次聯系。
但是,也僅限于此。
因為他們都已為人父,為人母。
有位女讀者,一直忘不掉自己的初戀男友,很多次她會在夢里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
但她能做的,也只是在朋友圈里,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默默為他的更新點個贊。
我的好友告訴我,她保留了每個前男友的微信,不是用來聊天的,只是想知道他們過得好不好。
一對早戀的中學同學,他們躲過了學校的阻攔,現實的坎坷,從初中一路走到高中,又經歷了異地的大學四年,畢業時,終于圓滿地走入婚姻。
我們都以為那就是愛情最美的樣子了。
可是,婚后第二年,他們就離婚了——因為難以忍受的婆媳矛盾。
連夜出逃的那天,女同學對著我哭得眼妝都花了,她說自己老公當著婆婆的面甩了她一耳光。
我忘不了她說的那句:“我等了他十二年,到今天,我才發現,他早就不是我一心在等的那個人了。”
04
當然,青春的故事,也不都是悲劇。
我知道的一對戀人,男女都很倔強,年輕時兩人還愛著,卻因為誤會賭氣分手。
女孩很快閃婚了一個渣男,婚后也被男人拳腳相向,女兒三歲時,女孩就堅決地離婚了。
而男孩兜兜轉轉了幾年之后,發現自己愛的還是女孩。
于是,他鼓起勇氣,重新追求女孩。
如今,他們的兒子已經上小學了。
兩人剛結合時,很多人不看好,想當然地認為女人帶了個拖油瓶嫁過來,他們的婚姻一定比普通的婚姻多很多矛盾和麻煩。
他們并不理會那些眼光,而用一種安然地態度,把生活經營得溫馨踏實。
曾經的那些坎坷,讓他們感受到了失而復得的珍貴,也讓他們變得更加成熟。女孩不再作,男孩也懂得了忍讓。
他們只想用相愛,去彌補那些錯失的歲月。
不過,這樣的幸運畢竟是少數。
很多時候,錯過,就是錯過了。
其實,錯過的又何止愛情?青春,夢想,一往無前的勇氣,也許都會被現實磨礪得面目全非。
自寫作以來,我聽過不只一個人跟我說:“奇奇漫,你知道嗎?其實,我年輕時的夢想就是當作家。可現在,除了政府公文,我什么都寫不出來。”
“奇奇漫,你知道嗎?人到中年了,我還沒有找到自己的方向。我的生活仿佛只是一種慣性,而我根本沒有掌控的能力。”
真不知道,到底是殘酷的現實改變了我們;還是現實太堅硬,為了避免受傷害,我們只好隱藏起那個柔軟又純真的自己。
但無論如何,我想說——青春不是年華,而是一種永恒的心境。
唯有真正睿智和勇敢的人,才能在現實的磋磨中,守護好心底的純真。
最后,附上席慕蓉的詩《青春》,很符合我現在的心情。
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
所有的淚水也都已啟程
卻忽然忘了是怎麼樣的一個開始
在那個古老的不再回來的夏日
無論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輕的你只如云影掠過
而你微笑的面容極淺極淡
逐漸隱沒在日落後的群嵐
遂翻開那發黃的扉頁
命運將它裝訂得極為拙劣
含著淚 我一讀再讀
卻不得不承認
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
此刻讀文的人,若你正當最美的年華,請一定記得溫柔地對待你的愛人。
如果,你已錯失青春里的那個人,若有機會,不妨鼓起勇氣說一句:“謝謝你,讓我的青春不曾蒼白。”
親愛的讀者朋友,在評論區留下你對青春的告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