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時光帶來的都是歡樂嗎?
周日陽光明媚,閑游于濕地公園,沙灘親子樂園,小桶、小鏟、小腳丫,構成無數美好且有趣的畫面。
【畫面一】
人物:小女孩、爸爸
小女孩用小鏟子慢慢把沙裝滿小桶,
雙手抱著小桶,
猛地倒扣,
再緩緩提起小桶,
只見一個小號的沙雕整齊排在隊伍里。
小女孩就這樣做了一個又一個。
做的高興,還開始唱起了歌
大王叫我去巡山~
爸爸面帶微笑坐在旁邊,看著小女孩。
小女孩蹲在沙灘,專心重復“裝--扣—提”的動作。
慢慢的,小女孩面前做成了一大堆大大小小的沙雕,
爸爸仔細打量,好像有玄機喲~
爸爸:寶寶做的什么呀?
小女孩:城堡
爸爸:那前面三個大大的是什么呀?
小女孩:炮樓
爸爸:哦,那這些炮樓是做什么的呀?
小女孩:爺爺,過節的時候,這里可以放煙花,小朋友都在城堡里,炮樓高,煙花看得可清楚,還不會燒到小朋友的新衣服。那次在迪士尼看煙花人太多了,我想如果煙花可以在高高的地方放,就不用爸爸媽媽一直抱著我了,我就能坐在地上看,多好呀!
爸爸:城堡里的小朋友看到高高的煙花,一定很開心。寶寶還想到爸爸媽媽了,回家媽媽聽到這些一定很高興!
小女孩開心的撲到爸爸懷里,沙子、笑聲灑滿全身
也許,這一刻的幸福會照亮小女孩美麗的記憶,
她相信無論自己做什么爸爸都會支持!
【畫面二】
人物:小男孩、媽媽
小男孩蹲在沙灘上,小手握緊小鏟,
嘴里嘟囔著:我要做一個大大的城堡。
小男孩剛開始挖沙子,
聽見媽媽在旁邊說:現在開始做城堡,你肯定做不完了。我覺得你應該做個簡單的。
小男孩垂下腦袋,手里的動作停下來了。
嘴里嘟囔道:好吧。
小男孩蹲在沙灘上,小手松開小鏟。
看上去他好像不知道該做什么了。
小男孩扭頭看向媽媽,
媽媽手里拿著手機
寶寶,來笑一個,我給你拍照片發給爸爸。
媽媽沒有看到小男孩失落的表情。
過了一會兒,
小男孩依然蹲在沙灘上,不知所措的樣子。
媽媽:你看你看,我就說你做不成城堡吧!到現在了,你還什么都沒有做出來呢。你這個孩子怎么這么笨呢。你看和咱們一起來的小朋友,就是你后邊的那個,人家都挖了一條大河了。
隨著媽媽的聲音,小男孩的神情愈發沮喪,看看自己面前,再扭頭看看后邊小朋友,哇的一聲哭出來,把手里的小鏟扔到地上。
媽媽:你還有臉哭?哭什么哭?自己做不出來,我都不能說你一句了?你這個孩子怎么這么嬌氣呢?我帶著你出來玩,不是看你哭的。閉嘴,不許哭。我數到三,你要再哭,我就走了。
小男孩的臉憋得通紅,看著媽媽,不敢出聲,小手緊緊攥著衣角,慢慢挪到媽媽身邊,一把抓著媽媽衣服,小胸脯一抽一抽。
媽媽連忙推開孩子:你看你,滿手沙子全粘我衣服上了,你還嫌自己不夠煩人嗎!你這個孩子怎么這么不省心呢。算了算了,走走走,咱們不玩了!
小男孩手足無措的攥緊自己衣角,小聲抽泣著。
也許,這一刻的悲傷會化作小男孩的記憶,
他不再相信自己可以做好任何事。
【畫面三】
人物:小男孩、爸爸、媽媽
爸爸眼瞅手機,偶爾抬頭看一眼忙碌的媽媽和孩子。
媽媽盯著小男孩,眼都不帶眨的
媽媽:寶寶,我教你啊,握小鏟應該是這樣的…….
一扭頭,看到爸爸還在看手機
媽媽:老公,咱們是帶孩子出來玩的,你怎么還盯著游戲,你快來帶孩子,真是一點不操心。”
爸爸趕緊把手機放到口袋里,坐到孩子身邊。
爸爸:寶寶,你想做什么呀?我和你一起?
媽媽:你沒有看到?寶寶在挖沙坑。趕快,你挖這邊!
爸爸和寶寶低頭,聽著媽媽在耳邊的指揮
媽媽:寶寶,快挖這里,這邊很快都挖好了!
媽媽:老公,快挖那里,你怎么那么慢啊!快一點!
媽媽:寶寶,你坐在那里發什么呆呀?太陽都快下去了,你還在磨蹭什么?
媽媽:老公,哎呀,半天你怎么還沒有挖好呀?你什么時候不用我再催你啊!
小男孩和大男孩爸爸都耷拉著腦袋,弓著背,手里的小鏟有一搭沒一搭的挖著沙子,父子表情極其相似,一臉的沮喪與疲憊。
也許,這一刻的疲憊會化作父子倆日后不做的借口,
他們會相信無論怎樣媽媽也不會滿意。
畫面四、畫面五、畫面六……..
親子樂園里,哭聲笑聲夾雜著父母的鼓勵、指責……..
這所有的一切,都會在孩子的心里,留下怎樣的痕跡與烙印呢?
孩提時期的點點滴滴形成了童年的記憶。
孩子的自我形象也在父母的每一句評價中慢慢形成。
言語確實擁有創造的魔力,包括創造孩子的自我形象。
父母對孩子的評價可能會幫助他們樹立起光輝的自我形象,
也可能幫助他們形成自閉的小心眼,
讓孩子從此以后把人生都浪費在滿腹牢騷上。
在孩子的生命中,父母發出的聲音都是與眾不同的,
長大成人在今天已經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
兒童以及青少年都需要希望。
請多注意孩子的長處
請學會跟孩子說“對不起”
請支持孩子,讓他們小步走,一步步實現目標。
孩子有成就了就要為他慶祝!
請了解孩子,共同面對他們的各種恐懼,包括孩子沒能說出口的恐懼。
父母哪怕一無所有,
也能將手掌放在孩子的背上,
助孩子前行!
#5-王賀-樸素親子分享(公眾號)-#橙子學院碼字島第一篇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