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貝的一封信,寫在孩子正式步入幼兒園的第二天早上
寶貝:
昨天是你正式步入幼兒園的第一天,恭喜你,你終于成為幼兒園小班的一員了。
為了不給你留下遲到手忙腳亂的壞印象,學校原本要求7:50才入園的,媽媽卻帶著你7:20就到了學校。陪著你參觀、熟悉新環境,你很棒,也很乖,看到其他小朋友背著書包的時候,你要求自己也要背書包。到了你的新教室,你開心得這里看看,那里瞅瞅,哈哈,今天你可是第一個到學校的呢。
老師來了,你一點也不怯場。跟著老師,還不忘轉過身來對媽媽說:媽媽,拜拜。
你的表現,真好。
媽媽一直很擔心,面對即將要適應的新環境,你會感到焦慮和煩躁,可你一點兒也沒有。別的小孩表現出來的親子分離的焦慮,你好像也很淡定。也許,多虧了年前你已經有了將近3個月小小班的經歷吧。
小小班的老師跟媽媽說,你很聰明,學東西很快。而且,你跟媽媽一樣,是正向型人格,渴望被認可、被理解、被支持。只要收到表揚和肯定,就開心得不得了,會越做越好。
寶貝呀,媽媽不確定這樣是否真的好。因為,當你真正面臨這個世界的時候,失望和打擊會比理解和認可多得多啊,媽媽希望你能夠受得住表揚,更能夠承受住所有的傷痛與失望。無論何時,都不會喪失對生活的希望和對世界的熱愛。
媽媽從老師傳出來的視頻里看到,你在學校里能夠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幾乎自己獨立地處理自己的一切。哈哈,要知道,那個時候的你才兩歲半呀。放學后,你跟媽媽說有幾個小朋友是你的好朋友,你還模仿小朋友的樣子和媽媽講話呢;你還說那個誰不是你的好朋友,因為他會和你打架……哈哈,你這屁大點的小孩,竟也有了愛恨情仇。
寶貝啊,其實,能和你打架的不一定就不能成為你的好朋友。有些感情,可以在爭吵和打架里培養。但是,媽媽不是要鼓勵你和小朋友打架喲,媽媽是想告訴你,關于打架這個事情,也許我們可以想得多一點。
你們都還小,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都還沒有發展得很好。別說你們了,就是有一些大人,終其一生,都還不能很好的理解別人。媽媽想跟你說,我們在做一些重大的“決策”的時候(對于現在的你來說,打架就是一個很重大的決策),我們需要認真地想一想,這件事是不是應該這樣做?如果你沒法衡量,你可以找你的老師商量一下。
我知道,我說出這句話,就會有很多人都會笑話媽媽,說你這么小,要打架直接就打了,怎么可能還要磨磨唧唧地去想一想,更別說找老師了,還商量呢!
寶貝啊,不管其他人怎么說,媽媽還是想要這樣告訴你,因為媽媽覺得,有一些東西一定是比打架更重要的。比如,打架之前能夠停下來想一想的這種思考能力,比如自己無法解決及時向老師求助的能力。
等你再大一些了,媽媽還會告訴你,在你決定要打架之前,要先冷靜一下,要嘗試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一想,這個架,是不是必須要打?有沒有比打架更好的解決方法?以及,你能不能承受打架的結果?
你能夠懂得去思考這三個問題,未來,你一定可以解決好很多問題。當然,如果你什么都沒想就打架了,媽媽也會去了解事情的緣由,會給你去分析,會給你去善后。但是,你一定要明白,就算是打架,我們也是有原則和底線,有方式方法的。具體的原則和底線、方式方法,我和爸爸商量一下,我們一起給你一個做一個參考,但是最終,你肯定還能結合你自己的實際發揮得更好。
寶貝,媽媽希望你做一個睿智的人??墒牵瑡寢屢蚕M憬K生可以保留一份童真。等你長大了你就會知道,一個睿智且還能有一份童真的大人,不管他遭受什么樣的苦難,他都會至始至終的熱愛生活,積極向上,并且,活得十分有趣。
哈哈,媽媽可能想得有點多了。有時候媽媽覺得你好小,可是你的表現往往超出我的想象。有時候媽媽覺得你好成熟,可你只是個三歲的小屁孩呀。
雖然媽媽時常說你是個小屁孩,可本質上媽媽不愿意拿你當個小屁孩。媽媽覺得,你對這個世界有自己的解讀方式,而你的每一個解讀方式都值得我和爸爸去尊重和耐心挖掘、甚至精心呵護。
你有自己獨立的見解,知道“小火車”開到桌子邊上就是“懸崖”,懂得在媽媽打碎你的玩具的時候說:沒關系,也懂得摔倒的時候自己爬起來。
你也有自己的判斷,你知道過馬路時要注意安全,懂得廚房開火會有危險,遠離刀具;你甚至每天都自己播放學習安全知識的視頻。
小小的你,爸爸媽媽要去上班時,總會再三交代:要早點回來喲;
外婆躺在沙發上睡覺,你知道去給外婆拿毯子蓋上;
媽媽幫你做了什么,你總會豎起老拇指,說媽媽好棒!
哈哈……你個小屁孩……
有了你,爸爸媽媽不知道增加了多少快樂。
但是,寶貝啊,你有時候也挺不講理的。你早上總是賴床,媽媽催得急了,你就說不上學了!
寶貝,上學是我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也是一件很快樂很美好的事情。你人生的前二十幾年,幾乎都會在學校里度過。所以,媽媽希望你能夠喜歡你的學校,喜歡你的老師和同學。媽媽想要你,熱愛學習,能夠盡情享受學習帶給你的快樂,享受在學校里的生活。
我知道要做到這樣會有一個過程,而且,也需要爸爸媽媽的努力。媽媽已經和爸爸說好了,要求你做到的事情爸爸媽媽先做到,我們以身作則,帶頭學習。我們一家三口一起努力的成長,我們是成長共同體。
沒錯,爸爸媽媽也需要學習和成長。甚至,有些時候,你還可以做我們的小老師。你能夠看到我們看不到的一些東西,你的視角是那樣獨特,你的快樂是那樣簡單,你的笑容是那樣純凈與燦爛。
寶貝啊,媽媽要謝謝你。是你,給了媽媽一份完整的生命體驗。媽媽看著你,從一個那么小那么小的小肉球開始,長到現在這個活蹦亂跳的你,媽媽真的覺得造物者好神奇,瞬間就對生命充滿了敬畏與熱愛。
有時候,媽媽在工作上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了。一想到你,就能馬上忘記煩惱,開心得笑起來。再看工作,也就沒那么煩心了。
你就是媽媽的小天使呀。
寶貝啊,媽媽愿意做你最好的朋友,聽你訴說在學校里發生的一切。不論何時,媽媽都是值得你信賴的人。
寶貝,在沒有你之前,媽媽覺得“寶貝”這兩個字好矯情;有了你之后,才覺得這兩個字是那樣的好,那樣符合我對你的愛。
親愛的小寶貝,有個作家,叫劉瑜。她在她女兒百天的時候,寫下了一篇《愿你慢慢長大》,那是媽媽最愛的文章。里面有一段,是劉瑜祝福她女兒的,現在媽媽也把它送給你:
愿你有好運氣,如果沒有,愿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
愿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愿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
愿你一生一世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愛你的媽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年3月6日早上